似乎在一夜之間,中國又回到了電力短缺的時代,“久違”的居民生活用電被拉閘限電的情況,又一次回到了公眾的視野。然而,在這背后,是一條復雜而悠長的利益鏈條,這個鏈條上每一個主體,輕微的心態變化并導致的行為,都會像蝴蝶扇動翅膀一樣,最終產生各種后果。探究限電的答案,所得到的,卻遠非“為什么限電”那么簡單。湖南限
似乎在一夜之間,中國又回到了電力短缺的時代,“久違”的居民生活用電被拉閘限電的情況,又一次回到了公眾的視野。
然而,在這背后,是一條復雜而悠長的利益鏈條,這個鏈條上每一個主體,輕微的心態變化并導致的行為,都會像蝴蝶扇動翅膀一樣,最終產生各種后果。探究限電的答案,所得到的,卻遠非“為什么限電”那么簡單。
湖南限電何解?
“今年冬天來得早,空調、電暖還不能開。停車場都停電了,我們每天早上打著手電筒爬二十幾層樓。”一位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有點抱怨,如今,他們一天內至少上下4回樓梯。她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自12月中旬,整個寫字樓的公共場所開始上下午分階段停電。2020年12月8日,長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長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啟動2020年全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該通知要求,為保障全市電網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即12月8日起全市啟動有序用電。
“一共是58頁(停電信息),每一頁當中都有好幾百個(停電企業)。”長沙市供電局的工作人員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
2020年12月15日,“長沙拉閘限電”的話題在全網傳開,不斷有來自長沙的網友吐槽“電腦死機”“爬樓梯”“不能開空調”等現象。隨后,湖南省湘潭市、岳陽市、株洲市、常德市政府部門也倡議市民盡量不同時使用高耗能電器,電力用戶主動錯峰用電,減輕供電壓力,共渡用電難關。繼而,浙江、江西等省份因為“雙控”“減排”拉閘限電的措施也陸續公開,“南方拉閘限電”的原因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對此,湖南電網長沙供電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面對持續低溫天氣,全省的用電負荷量急劇攀升,受燃煤減少、水庫水位下降,以及外來電減少等影響,湖南全網存在較大供電缺口,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春節前后。
“這種突然間的限電,其實跟氣候有關系,跟煤炭運輸也有關系。”廈門大學能源研究所所長林伯強認為,此次長沙拉閘限電,只是一個短暫的現象。“總而言之,好幾個因素湊在一塊,導致長沙措手不及,等到年底就會好轉。”
非首次拉閘限電
與此同時,距離麓谷企業廣場17千米的望城工業園內,也被分區域拉閘限電。
12月15日早晨10點左右,圖文設計印刷店的孫明正在打印海報,印到一半,機器就不動了,門面的燈也滅了。
孫明打聽下來,自己所在的麓谷企業廣場內的商戶基本都停電了。“去找中介,中介就說超負荷用電,拉閘了。”孫明的小店里有8名員工,房租加員工工資,每天開支幾千元,手上還有一些客戶的訂單沒完成。他想買個20千瓦的發電機,卻因超功率只得作罷。
就在一個星期前,長沙發改委下文《長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啟動2020年全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長發改能源〔2020〕300號),規定市、區啟動錯時有序用電,有序用電時間段為每日10:30~12:00、16:30~20:30,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學校、醫院)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路燈用電,周末關閉黨政機關辦公室動力供電。而企業用電要錯峰避峰生產,不得以生產、經濟效益等原因拒絕執行有序用電。
孫明記得,停電兩天后,電來了,同時還有一份麓谷企業廣場客服中心于12月14日擬定的《麓谷企業廣場分區錯時用電》的通知。
該通知稱:“根據高新區經發局通知:麓谷企業廣場限定用電負荷4000kVA,而全園全部企業用電所需負荷為15000kVA,為盡量避免全園區停電,服務中心擬定于2020年12月15日開始執行分區錯時用電,停電時間為早上8:00到晚上21:00。”
“園區采取了分區域斷電,A區和B區輪流停電,有電的區域就正常工作但是也不能開空調,只能用電腦,不過我們還是不小心超出額度了。”麓谷企業廣場的另一位員工告訴記者。
此后,園區服務中心每天都會發布停電區域的通知,并對外開放能容納100人的會議室作為臨時辦公場地。
與此同時,距離麓谷企業廣場17千米的望城工業園內,也被分區域拉閘限電。
“企業園里起碼一兩千家商戶,不管平時用的功率大小,一律拉閘限電。”做高壓管加工生意的劉雙告訴記者,目前自己做一天生意關一天門。“附近有一家大企業跳閘,損失了幾十萬元,因為它那鍋爐一停的話重新加熱,整個設備都需要重啟,還有大量保鮮品,損失太大了。”
劉雙在長沙生活了近20年,在他印象里,上一次像這樣大規模的停電,還是在2008年初。
那一年,由于雨雪冰凍災害和缺煤停機造成大面積電荒,全國電力供需形勢變動劇烈,高峰負荷最大電力缺口4000萬千瓦,1月和2月,分別有19個和15個省份出現拉閘限電。到夏季用電高峰,電煤供應緊張,電煤庫存直線下降,全國17個省份再次拉閘限電。針對迎峰度冬期間湖南電網面臨的緊張局面,湖南省經委下達了4種不同等級的限電方案,先后啟動了事故限電和有序限電,應對電荒。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除2008年外,長沙還分別在2001年、2003年、2004年、2011年、2013年、2016年、2018年因電荒實施過不同程度的有序供電。而“長沙電網最大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的字眼每隔幾年就會出現在相關新聞中。減少部分非主干道路照明、城市亮化及廣告牌用電負荷;“停一供一”(每片區停電24小時后,再供電24小時)也成為長沙常用的限電措施。
目前,湖南電網最大負荷已達到3150萬千瓦,最大日電量6.18億千瓦時,再一次創湖南省冬季用電新高。
2020年12月19日,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宣布:湖南省全面進入保供電“戰時狀態”。
水電大省
“干旱比洪水還可怕,我們用電根本不夠。”
與大多數省份不一樣,湖南省以水電為主,自身煤炭產量不高,故對外電依賴性大。而長沙作為湖南的省會城市,用電量更是位居省內第一。
在電源結構方面,2020年7月全國能源信息平臺數據顯示,湖南省總發電裝機容量4700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2200多萬千瓦,僅占45%左右,水電(大部分調節能力不強)和新能源裝機超過一半。
“湖南省是中國唯一一個水電量與火電量比例旗鼓相當,甚至超過火電的省份。”原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著名水利專家聶芳容告訴記者。湖南地處江南,春夏多雨,水能資源豐富,全省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341條,河流總長度達9萬千米,水電站較多,水力發電占比大。
據《湖南日報》2019年報道,湖南省內有一萬多座水庫,位居全國第一。“湖南省水電裝機數量至今為止,也是全國第一。它的優點在于通過清潔能源發電,但最大的缺點是受汛期影響,發電不穩定,不易調動和操作。”聶芳容介紹,受汛期影響,湖南省內全年能夠使用的水電裝機不到三分之一,水電的峰谷落差極大,其穩定性遠遠不如火電。“有些年,到了六七月份還干旱,干旱比洪水還可怕,我們用電根本不夠。”
這種情況下,湖南省也清楚地認識到其面臨的挑戰。據《湖南省能源發展報告2019》顯示,湖南面臨三大問題:一是湖南省能源供需對外依存度81.6%,保供壓力長期存在;二是水電裝機占比大,調節能力差,電力負荷峰谷差率大,矛盾突出;三是能源價格持續高位徘徊,省內電力、天然氣價格較高,省內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居全國第二。
“湖南與全國其他省份不一樣,這與其資源配置有關系。具體來說,水電占比大,冬季進入枯水期,水電不足的情況下,用電需求又特別高,即使火電也在運行,滿負荷可能還有缺口。”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記者,水庫水位下降是每年冬季的常態。
“僅僅水電是不能滿足湖南的用電需求,所以水電與火電的結合非常重要。”聶芳容告訴記者,“湖南以前是農業大省,最近這幾年開始大力發展工業,用電量相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作者:鄭丹路炳陽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