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是時下最熱的話題。各省紛紛表態,要提前實現雙碳戰略,卻沒有明確界定雙碳的內涵。能源央企也爭先恐后,要早日實現碳中和,并著手制定行動計劃,唯恐落后同行,失去話語權。中國的發電企業很早就開始試點碳交易。碳交易之外,還有可再生能源配額等其他考核也與碳達標、碳中和相關。“碳達峰、碳中和”概念21世紀初就提出
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是時下最熱的話題。
各省紛紛表態,要提前實現雙碳戰略,卻沒有明確界定雙碳的內涵。能源央企也爭先恐后,要早日實現碳中和,并著手制定行動計劃,唯恐落后同行,失去話語權。
中國的發電企業很早就開始試點碳交易。碳交易之外,還有可再生能源配額等其他考核也與碳達標、碳中和相關。“碳達峰、碳中和”概念21世紀初就提出來了,國內在7個地市試點碳交易,全國性碳市場也在籌劃中。
不過,無論哪里,發電行業等高耗能產業都是減排的重點關注對象。這樣,相關企業肯定搶先做,晚做不如早做。早做還可以占據發聲的主導權,引領行業標準。
另外,現在的環境,事情做得如何是一回事,態度也是一回事。表態得快,執行得到位。對于雙碳戰略這種至少10年后的事情,態度很重要。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此后,各家央企就紛紛行動。印象中最早的是,國家電網專門召開會議討論碳中和及其實現。并在國際會議中提出,未來5年要投資3500億美元升級電網,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電網作為公用事業企業,尚且如此。作為碳達峰、碳中和主力的發電公司,更應該及早籌劃應對之策。
在此之前,主要的發電企業已經將發展新能源作為主要業務。風電、光伏、水電、核電、地熱、氫能都是能源央企的新業務方向。
華能是其中積極的行動派。舒印彪2018年底從國家電網轉任華能董事長后,2019年的兩會上對外表示,面對全球能源轉型大勢,華能集團把調整結構、優化布局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任務,要“在清潔能源領域走在前列,爭當能源轉型和推動清潔發展的排頭兵”。
舒印彪在華能2019年工作會議上開出藥方,“大力發展新能源,積極發展水電,突破核電發展,優化發展煤電,擇優發展天然氣發電”。
2019年華能集團工作會議上,彼時出任華能董事長不久的舒印彪提出要“實現兩個突破”,提高清潔能源比重被提至戰略高度。
2019年,華能就開始洽購協鑫新能源。協鑫新能源是中國最大的民營發電企業,彼時正陷于快速擴張造成的資金鏈緊張的泥淖中。
協鑫新能源以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營為主。到2018年底,協鑫新能源國內外總裝機約7.3吉瓦,在全球持有211座電站。
如果收購成功,將提升華能在清潔能源電力的影響力。一改華能以煤電為主的資產結構。但這宗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的收購,在2019年11月終止。
華能是央企,收購會涉及到國資監管、資產定價等多方面的事情。華能轉而洽購協鑫新能源的資產,而不是整體收購。
華能的目標始終不變。只是華能的發電資產仍以煤電為主,清潔能源比重較小。
截至2019年年底,華能集團電力總裝機為18278萬千瓦,排名五大發電集團第二,但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僅為34%,處于五大發電集團中間位置。
從去年開始,華能集團開始在清潔能源發力。2020年,華能集團新能源項目核準(備案)突破1300萬千瓦,開工突破1000萬千瓦,新增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新增容量是“十三五”前四年的總和。
這勉強能實現既定目標。2010年,華能集團曾啟動《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10-2020)》,計劃到2020年,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35%左右。
華能集團“十四五”目標更為遠大。“3060”“雙碳目標”更是提供了動力。
華能2021工作會提出:到2025年,實現“3855”目標,確保進入世界一流能源企業行列。發電裝機達3億千瓦左右,新增新能源裝機8000萬千瓦以上,確保清潔能源裝機占比50%以上,碳排放強度較“十三五”下降20%。形成風電、光伏、水電、金融四大百億級業務板塊。
到2035年,確保綜合實力全面領先,進入世界一流能源企業前列。發電裝機突破5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75%以上。全面實現綠色化、數字化轉型。運營效率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世界領先的能源企業。
碳中和更能凝聚內部共識,緩解傳統能源的慣性阻力。
華能在新聞稿中稱,為加強碳達峰碳中和前瞻性研究和戰略性布局,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統籌研究資源,成立華能碳中和研究所。
華能碳中和研究所的成立,是中國華能深入貫徹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安排,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的重要舉措。
該研究所將依托華能能源研究院,開展碳中和戰略方向、演進規律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基礎研究,重點研究碳中和對國家能源體系、能源市場、供需關系等產生的影響,再電氣化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作用,中國華能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路徑和關鍵技術選擇等。
華能能源研究院前身為2004年成立的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經濟研究院,2020年4月更名,主要負責圍繞公司發展改革和生產經營中心工作,開展外部環境、戰略規劃、市場形勢、電力系統、對策策略、體制機制等軟科學研究。
對于央企而言,成立碳中和研究所,可以一舉多得。既表態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堅決態度,又占住碳中和的行業話語權,還能排除傳統能源的內部阻力。
至于研究所的具體成績,以及能提供什么具體建議,那就是執行上的細節了。
不急,我們有耐心。
也在近日,華能石島灣核電26人獲得高級操縱員執照,62人獲頒操縱員執照。意味著華能的核電也大踏步前行。
華能這家傳統能源為主的五大發電集團第一的清潔化轉型,注定精彩且吸引人。
作者:徐棟章 來源: 能源情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