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進軍氫能領域的消息引爆行業,“光伏制氫”的話題探討在行業內也是越炒越熱。 但熱鬧之余反觀假期后光伏股市的表現,似乎陷入了節后綜合癥,市值、股價集體跳水。對比“碳中和”賽道上逆勢奔跑的鋼鐵行業,光伏領域的表現卻略顯冷淡。但熱鬧之余反觀假期后光伏股市的表現,似乎陷入了節后綜合癥,市值、股價集體跳水。對
近期,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進軍氫能領域的消息引爆行業,“光伏制氫”的話題探討在行業內也是越炒越熱。 但熱鬧之余反觀假期后光伏股市的表現,似乎陷入了節后綜合癥,市值、股價集體跳水。對比“碳中和”賽道上逆勢奔跑的鋼鐵行業,光伏領域的表現卻略顯冷淡。
但熱鬧之余反觀假期后光伏股市的表現,似乎陷入了節后綜合癥,市值、股價集體跳水。對比“碳中和”賽道上逆勢奔跑的鋼鐵行業,光伏領域的表現卻顯得較為冷淡。
光伏股多股跳水
本周(4月6日-4月9日,下同)消息層面,光伏“三巨頭”之一的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基股份”)聯手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廣受業內熱議,連鎖反應引發氫能概念股走強。
但本應該受到利好作用的光伏板塊幾乎全線“跳水”,周內“三巨頭”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的市值和股價抱團齊下跌。
隆基股份周內市值下滑197億元,股跌跌幅超過5%,達5.76%。4月9日開盤,隆基股份股價便出現波動下跌,截至收盤隆基股份跌4.49%,報價83.77元/股。
通威股份方面股價4月6日出現“跳水”,從34元/股跌至32.19元/股,周內總體跌幅為3.91%。據悉,上周4月6日通威股份還發布有關2020年業績快報的公告,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2億元,同比增長17.6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08億元,同比增長36.95%。
相較于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而言,陽光電源周內的情況稱得上“每況日下”。自4月6日開盤股價沖至78.80元/股后,便切換至了小跑下坡模式,周內股價跌幅達6.80%,市值方面也出現了-73.04億元的下跌。
事實上,隆基股份并非是光伏行業中唯一進軍氫能領域的企業,陽光電源、晶科科技等也在該領域有項目涉及。
“碳中和”賽道“雪厚坡長”
綜合來看光伏行業近期的表現,“碳中和”概念提出后,光伏股并未完全吸收這一利好。
中信建投策略團隊曾對光伏行業分析稱,未來行業是值得期待的,從供給端看,碳中和需要能源領域的電氣化和新能源化轉型。
正略咨詢在其研報中也指出,光伏行業未來的空間廣闊。基于“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大目標背景,國家在新能源發展規劃目標上明確了具體時間和要求,正略咨詢認為從國內大循環格局、光伏進入平價時代角度出發,光伏有望成為我國能源領域內循環的著力點。
中國投資協會在近期發布的《零碳中國·綠色投資藍皮書》中也提出,“碳中和”目標下將會帶來70萬億元的綠色投資,不斷催生再生資源利用、能效、終端消費電氣化、零碳發電技術、儲能、氫能、數字化等多項潛力零碳投資領域。
只是從當前光伏行業的情況來看,“碳中和”的利好仍待時間來呈現。
作者:苗詩雨 李未來 來源: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