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看廣東。自2018年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在國內率先啟動試運行,業內就將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看作“風向標”。近日,廣東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發布《關于征求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2021年結算試運行實施方案及應急處置原則意見的函》,明確廣東電力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將
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看廣東。
自2018年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在國內率先啟動試運行,業內就將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看作“風向標”。近日,廣東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發布《關于征求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2021年結算試運行實施方案及應急處置原則意見的函》,明確廣東電力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將于今年5月啟幕。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廣東電力市場安排市場交易規模目標約27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5%,繼續按照“價差合同+曲線”模式組織,中長期合同電量原則上比例不低于95%。
對此,記者就目前各市場主體關注的中長期與現貨市場關系、不平衡資金問題、“價差合同+曲線”模式等焦點問題進行了采訪。
中長期與現貨市場價格仍待接軌
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可視為電力市場的“兩條腿”。其中,中長期市場相當于預售,其作用是提前鎖定部分電量的價格,對沖現貨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現貨市場則為實時交易,所有物理電量均在現貨市場買賣。
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如何聯動?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長期價格要參與現貨日前結算,日前是對第二天24小時的電量預測需求。如果中長期電量曲線比日前申報電量多,那么中長期價格高于日前市場價格。換言之,此時售電公司高價買電、低價賣出;如果中長期電量曲線比日前申報電量少,情況反之。”
“目前我國中長期市場還未能對接現貨市場。”中嘉能集團首席交易官張驥表示,眼下各現貨試點中長期電量至少占實際用電量的90%以上,否則將面臨偏差考核。“這種情況下,售電公司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購買中長期電量,導致中長期與現貨電量價格產生割裂。”
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價格割裂,會造成哪些影響?九州能源公司董事長張傳名認為,批發市場的割裂勢必傳導至零售市場,使零售市場的簽約價格失去參考依據。“另一個副作用是,售電公司的經營風險大大提高,經營策略無法通過技術分析、市場模式等可控手段來制定。”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中長期和現貨市場反映的成本屬性不同,前者反映全成本,后者反映變動成本,兩者的價格水平有所不同。“下一步將持續完善容量補償機制,促進發電側固定成本的回收,促進中長期與現貨價格接軌,實現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良性互動。”
優先發用電計劃仍待進一步放開
現貨市場的另一個焦點是不平衡資金的處理。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平衡資金并非衡量現貨市場運行好壞的標準,而是說明雙軌制對市場的影響程度,基于此,優先發用電計劃仍需進一步放開。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核電機組今年將首次參與現貨試運行,為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開展探索。同時,廣東的計劃與市場是解耦運行的,發電側和用電側每小時的資金都是平衡的,沒有因為“雙軌制”運行而產生不平衡資金。
對此,張傳名認為,目前廣東采用“以發定用”模式,哪怕某些時點產生不平衡資金,由于是全日清算,電廠全日不產生負基數即可以看作沒有不平衡資金,其實這部分費用還是市場電源在承擔。
張驥對此表示認同:“在現貨市場中,優發與優購電量即使在總量上相等,在分時中也難以對應。例如,當某時段‘西電東送’等非市場化發電量較多時,只能通過給省內市場化機組分配負基數電量來平衡優發、優購電量。這實際上是省內機組為雙軌制不平衡資金買單。”
“這要看怎么定義不平衡資金。首先,廣東在價差模式向現貨模式轉換時,已經對各售電公司產生的盈虧進行了一次平衡;其次,中長期盈余阻塞和現貨盈余阻塞算不算不平衡資金。”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經濟與電力市場研究所所長陳皓勇表示,廣東現貨市場采用節點電價體系,存在天然的不平衡資金,而且并未引入國外電力市場的金融輸電權機制,不通過人為處理是無法消除的。
“價差模式”需向“絕對價格”轉變
“價差合同+曲線”是廣東電力市場的一大特點,上述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機制設計方面,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做了很多巧妙設計,為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參考。
記者了解到,我國目前應用的“價差”模式,是指發電企業在國家核定電價基礎上讓利多少元/度,對應用戶的目錄銷售電價就降低多少元/度,發電側被一口價限制,陷入和售電公司博弈差價的零和游戲中。
廣東電力現貨市場還有哪些待完善之處?張驥認為,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從“價差模式”向“絕對價格”轉變。上述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月度競價供需比應由市場形成,當前的模式難以體現真正的價格。張傳名建議,增加中長期交易品種,包括月度雙邊協商、掛牌交易等;提高或取消中長期供需比,真正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售電公司在現貨市場既能報量、也能報價,而非目前的僅申報負荷需求曲線。
對即將開幕的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廣東電力現貨市場進行了哪些調整?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建立了發電機組的容量補償機制并模擬結算。發電企業電能量報價分段數由5段調整為10段,以滿足發電機組更精細化的報價需求,拉大峰谷差。
作者:趙紫原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