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甘肅市場營銷事業部日前透露,自5月1日起,國網甘肅電力雙邊現貨市場交易內市場化用電量達6779萬千瓦時,市場化電度電價較直購電降低13.17%,用戶未對交易日清算結果產生申訴,雙邊現貨市場取得良好開局。“參加現貨市場8天,偏差電費已經超過了10萬元,這樣下去,我們可沒法參加現貨了!”5月12日,國網張掖供電公司
國網甘肅市場營銷事業部日前透露,自5月1日起,國網甘肅電力雙邊現貨市場交易內市場化用電量達6779萬千瓦時,市場化電度電價較直購電降低13.17%,用戶未對交易日清算結果產生申訴,雙邊現貨市場取得良好開局。
“參加現貨市場8天,偏差電費已經超過了10萬元,這樣下去,我們可沒法參加現貨了!”5月12日,國網張掖供電公司接到了某鐵合金公司謝經理焦急的電話。
這家鐵合金公司是率先參與甘肅電力雙邊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的5家電力用戶之一。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在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人員連夜調取市場數據,校驗用戶電費。算清楚后才發現,謝經理口中的“偏差電費”,是可以從該企業直購電電費里扣減的部分,實際每度電的價格下降了8%左右,聽到這個解釋結果,謝經理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經初步統計,甘肅電力雙邊現貨市場在5月上中旬結算試運行期間,市場用戶平均每用一度電,要比直購電合同的電價低約0.02元。電費實實在在下降了,用戶也可以放心地增加用電量,現貨市場切實將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紅利傳導到了參與市場的用戶。
在現貨市場里,結算價格是隨著發用雙方的報價、電網的供需平衡等條件而不斷變化的。甘肅作為新能源大省,現貨價格更是隨著“風起日落”而“起起伏伏”,市場里風險與機遇并存。在雙邊市場建設初期,甘肅電力現貨市場就設置了一系列機制以降低用戶風險。用戶可以根據電網供需預測,自主申報用電計劃和電價,按中標的用電計劃以及市場價格的高低調整生產用能;每日發布市場交易的日清算結果,保證用戶及時核查交易數據,修正交易策略,切實有效降低用電成本。
據了解,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積極服務于用戶現貨交易,為用戶更換高精度電能表計,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建立了市場數據核查、分析機制,精心組織各類培訓,助力用戶深入了解現貨市場,確保甘肅電力雙邊現貨市場建設穩定有序推進。在廣泛征求市場主體意見,完成了用戶參與現貨市場的規則體系修訂,并在市場結算試運行開始前正式下發。
與此同時,全面改造現貨市場技術支持系統,完成了用戶側市場申報、出清、結算以及發布功能的開發部署。集合調度、營銷、財務、交易公司等部門的現貨市場相關人員,組成現貨市場柔性團隊,協調配合,規范了市場準入、日前申報、市場出清、信息發布、購售電結算等各項流程,確,F貨市場建設順利實施。
此外,推進現貨市場售電側結算系統建設,提升現貨市場用戶電費結算工作的準確性與快捷性。設立市場主體交易信息申訴反饋機制,及時修正現貨市場內各項數據偏差,確保結算結果準確無誤。
作者:林波 李春蓮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