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的最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顯示,大多數新建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已經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成本要低。越來越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使得從現在開始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代替煤炭發電成為可能。IRENA在官方報告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新的報告證實可再生能源將為新興經濟體節
6月22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的最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顯示,大多數新建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已經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成本要低。越來越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使得從現在開始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代替煤炭發電成為可能。
IRENA在官方報告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新的報告證實可再生能源將為新興經濟體節省 1560 億美元的成本,因此各國應敦促不再使用煤炭發電。IRENA指出,與最具競爭力的化石燃料相比,成本更低的可再生能源份額在 2020 年翻了一番。去年新增的 162 GW可再生能源發電或占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的 62% 的成本,已低于最便宜的新增化石燃料發電。
在 2010 年至 2020 年的十年間,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默認的新增電力產能的經濟選項。在這十年,太陽能(包括聚光太陽能發電、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光伏發電)和海上風電的競爭力已經比肩陸上風電的競爭力,即使不考慮補貼支持,其成本范圍也已經進入了新增的化石燃料發電價格的競爭區間。事實上,當需要增加新的發電能力時,我們發現的新趨勢不僅是可再生能源可與化石燃料相,而且可再生能源發電明顯可削弱化石燃料的競爭力。
下面的信息圖,顯示了成本越來越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何以使其代替煤炭發電成為可能。
一圖看懂《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
在 2000 年至 2020 年期間,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增加了 3.7 倍,從 754 GW 增加到 2799 GW,在穩步改進的技術、規模經濟、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和改善開發者體驗等因素的推動下,可再生能源成本獲得大幅下降。
有關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其他亮點包括:
2020 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的全球加權平準化度電成本 (LCOE) 較 2019 年下降了 13%。同期,海上風電的 LCOE 下降了 9%,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光伏 (PV)的 LCOE下降了 7%。
在穩步改進的技術、規模經濟、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和改善開發者體驗等因素的推動下,可再生能源成本獲得大幅下降。其中,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光伏 (PV) 電力成本從2010 年至2020 年下降了 85%。
太陽能和風能的電力成本已經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自2010年以來,全球累計增加了 644 GW 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預估成本已低于對應每年中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方案。在新興經濟體中,新增加的 534GW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其成本低于化石燃料,今年將節約高達 320 億美元的發電成本。
新建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正在越來越明顯地削弱現有的最便宜但最少持續性的燃煤發電廠。IRENA 的分析表明,起碼有 800 GW的燃煤發電裝機容量其運營成本要高于新建的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光伏和陸上風電,這其中已包括 0.005 美元/kWh 的集成成本。更換這些燃煤電廠,每年起碼可削減320億美元的系統成本,每年起碼可減排約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IRENA 的成本分析計劃(IRENA’s cost analysis programme)自 2012 年以來開始收集和報告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成本和性能數據。本報告中包含的成本和性能指標的兩個核心數據來源是 IRENA可再生成本數據庫和 IRENA 電力拍賣和購買協議 (PPA) 數據庫。今年,該報告還首次包含了 IRENA 的用戶側電池儲能和用于工業供熱的太陽能熱技術的成本數據快照。
除了審查總體成本趨勢及其驅動因素外,該報告還詳細分析了各發電技術的成本構成。該分析涵蓋了來自世界各地約 2萬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以及 1萬3千個可再生能源拍賣和購電協議的數據。
2019-2020年新投產公共事業規模太陽能和風能技術全球加權平均LCOE下降趨勢。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同比繼續大幅下降。聚光太陽能 (CSP) 下降了 16%,陸上風能下降 13%,海上風能下降 9%,太陽能光伏下降 7%。由于成本較低,可再生能源也越來越多地削弱了現有煤炭發電的運營成本。 僅 2020 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就將為新興經濟體在其生命周期內節省高達 1560 億美元的資金。
IRENA 總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 說:
“可再生能源是目前最便宜的電力來源,對于某些依賴于煤炭的國家,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在經濟上有吸引力的逐步淘汰煤炭的方案,并能確保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時節省成本、增加就業、促進增長和實現氣候目標。令人鼓舞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使用可再生能源為其經濟提供動力,并遵循 IRENA 提出的到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發展路徑。”
與增加相同數量的化石燃料發電相比,去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將使新興國家電力部門的成本每年至少降低 60 億美元。這些節省出來的成本中,約三分之二來自陸上風電,其次是水電和太陽能光伏。除了經濟利益和減少碳排放之外,還可以節省成本。自 2010 年以來,新興國家新增的 534GW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其成本低于最便宜的煤炭發電,每年可減少約 320 億美元的電力成本。
近十年內,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光伏的電力成本下降了 85%,聚光太陽能CSP 的成本下降了 68%,陸上風電的成本下降了 56%,海上風電的成本下降了 48%。目前,拍賣價格創下 1.1 ~ 3 美分/千瓦時的低價紀錄,太陽能光伏和陸上風電,在沒有任何財務支持的情況下,依然在不斷削弱即使是最便宜的新煤炭發電的市場份額。
IRENA 的報告還顯示,在運營成本上,新型可再生能源也優于現有燃煤電廠,進一步挑戰煤電的經濟性。例如,在美國,61% 的總煤電裝機容量(即 149 GW)比新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成本更高。關閉這些燃煤電廠,轉為使用可再生能源,每年將節約 56 億美元的成本,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3.32 億噸,可將美國煤炭產業的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在印度,141 GW 的煤電裝機容量比新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成本更高。在德國,目前每座燃煤電廠的運營成本均高于新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或陸上風力發電。
放眼全球,有超過 800 GW 的現有煤電成本均高于 2021 年投產的新建太陽能光伏或陸上風電項目。關閉這些煤電廠每年可減少高達 323 億美元的發電成本,每年可減少約 3 吉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個數據相當于 2020 年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9%,IRENA《世界能源轉型展望》所述的 1.5°C 氣候目標藍圖中到 2030 年目標減排量的 20%。
根據該展望,到 2022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將進一步下降,陸上風電成本將比新增最低廉的燃煤發電還要低 20%-27%。在未來兩年內,在通過拍賣和招標等競價采購方式委托新建的所有太陽能光伏項目中,74% 的中標價格將低于新煤電項目。這一趨勢進一步證實,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不僅是電力系統的支柱,而且還將支持實現交通、建筑和工業等最終用途的電氣化,并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開啟極具競爭力的間接電氣化。
作者: 來源:中國儲能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