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場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從上市以來,交易價格持續上漲,截止7月20日,全國碳交易收盤價53.28元/噸。碳交易價格連續三天上漲,此舉將驅動高耗能行業競爭格局加速優化,高能效龍頭有望受益。雖然首批只有電力行業納入碳交易,但隨著各行業碳權測量標準的明晰,像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各行各業都有望進入。目前已
碳交易市場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從上市以來,交易價格持續上漲,截止7月20日,全國碳交易收盤價53.28元/噸。
碳交易價格連續三天上漲,此舉將驅動高耗能行業競爭格局加速優化,高能效龍頭有望受益。雖然首批只有電力行業納入碳交易,但隨著各行業碳權測量標準的明晰,像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各行各業都有望進入。
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布局碳排放交易所、碳資產管理等。有業內人士表示,碳交易是推動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一種輔助性手段,碳交易自身投資價值需要繼續觀察。
數據表示,我國碳排放的行業集中程度高,電力、黑色金屬冶煉壓延、非金屬礦產、運輸倉儲前四大行業合計排放量占比高達84%, 其中電力行業的排放占比為47%。
發電行業為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其能夠充分地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且發電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
有機構意見認為,碳交易將驅動高耗能行業的競爭格局加速優化,高能效龍頭有望受益。建立碳交易機制相當于在減碳的目標下為這些企業重新劃定了起跑線——此前未投入清潔能源的企業今后需要為之前省下的費用買單,建設了清潔能源產能的企業則可通過這一機制平衡投入。
此外,在以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火電等不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轉型中,整體趨勢將是煤炭發電持續削減、風光發電持續擴張、次優能源穩定支持、生物質作為補充力量。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各行業碳權測量標準的明晰,像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各行各業都有望進入。隨著碳交易的逐漸鋪開,光伏、風電、核電等新能源及碳中和相關的行業,都將迎來可以預見的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碳交易機制,最終目標是希望大家沒有交易的需求。如果按碳中和的目標逐步實施,碳交易必然是規模持續縮減的。
作者: 來源:東方商訊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