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新建筑碳排放強度有了“硬杠杠”

    2021-11-17 06:44:43 太陽能發(fā)電網
    專家觀點建筑領域布局零碳電力至關重要。以水電、風電、光伏發(fā)電及生物質發(fā)電作為主要電源,以少量燃煤燃氣電力作為補充,同時依靠碳捕集和封存技術回收發(fā)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建筑領域走向碳中和的路徑。住建部近日發(fā)布的國家標準《建筑節(jié)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guī)范》(下稱《規(guī)范》),對新建建筑節(jié)能設計、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系統(tǒng)設計等
    專家觀點

    建筑領域布局零碳電力至關重要。以水電、風電、光伏發(fā)電及生物質發(fā)電作為主要電源,以少量燃煤燃氣電力作為補充,同時依靠碳捕集和封存技術回收發(fā)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建筑領域走向碳中和的路徑。

    住建部近日發(fā)布的國家標準《建筑節(jié)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guī)范》(下稱《規(guī)范》),對新建建筑節(jié)能設計、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系統(tǒng)設計等提出要求。其中,新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強度,應分別在2016年執(zhí)行標準的基礎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強度平均降低7kgCO2(m2·a)以上。這項強制性工程建設規(guī)范,將于2022年4月1日起實施,建筑行業(yè)由此迎來首個二氧化碳排放的硬指標。

    建筑是能源消費的主要領域之一,也是造成直接和間接碳排放的大戶之一,建筑全過程碳排放接近我國碳排放總量的40%。“目前,建筑運行每年還在排放20億噸以上二氧化碳,由建造和維修間接導致鋼鐵、建材等制造領域的碳排放,每年有16億-18億噸。大力減少建筑領域碳排放,需要大幅改變目前建造、運行、維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理念和方法。”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強調。


    不改變當前標準將直接影響建筑碳減排

    據清華大學建筑節(jié)能研究中心統(tǒng)計,截至2019年,我國建筑總量約為644億平方米。為滿足炊事、生活熱水等需求,使用燃煤、燃氣等化石能源而導致的直接碳排放共約6億噸;使用電力、熱力導致的間接碳排放量分別高達11億噸、4.5億噸左右,這也是建筑相關碳排放的主要部分。此外,建造、維修耗材的生產、運輸及施工過程也會產生排放。“這部分碳往往被計入工業(yè)生產、交通運輸領域,但沒有旺盛的建筑市場需求,就不會有這樣大規(guī)模的生產和運輸。因此,建筑部門也應分擔減排責任。”江億表示。

    值得關注的,建筑領域碳排放仍在增長。一位來自住建系統(tǒng)的專家向記者舉例,每年有大量新建建筑竣工,每年新增的城鎮(zhèn)集中供熱面積在3億-5億平方米。若不改變當前以煤為主的供暖方式,其中一半以上熱源依然與煤相關。加上南方地區(qū)供暖越來越受關注,熱力碳排放將持續(xù)攀升。“如果繼續(xù)沿用當前的建筑節(jié)能標準及減排節(jié)奏,建筑部門碳達峰時間將明顯滯后于其他行業(yè)。”

    “近幾年,每年的城鎮(zhèn)住宅和公共建筑竣工面積在30億-40億平方米,但每年拆除的建筑面積將近20億平方米,拆除建筑平均壽命僅為30幾年,遠未達到建筑結構壽命。”江億提出,大拆大建模式在無形中加劇排放,“對鋼鐵、建材的需求持續(xù),由此形成的碳排放很難降下來。”

    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周大地進一步稱,在第三產業(yè)中,大量碳排放與建筑物以及屋內外設施相關。“我國是世界上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最好的國家之一,并正在制定零能耗建筑相關標準。建筑用能,建筑結構和材料,以及運行本身的技術進步已有方向,很多事情可以盡快干起來。”

    電力、熱力供應造成的間接排放是管控重點

    具體可做哪些“事情”?周大地舉例,老舊房屋跑氣漏風,保溫換熱效果較差,冬季需依靠大量能源供應才能暖和。如今運用新的建筑材料及保溫絕熱技術,使用更少的能源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有些耗能甚至只有浪費型采暖系統(tǒng)的1/10。“采用各種新技術、新產品,使建筑用能需求大幅下降,碳排放相應減少,生活舒適程度反而提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xiàn)建筑供熱乃至整體用能的高效電氣化,以及與新型電力系統(tǒng)互相協(xié)調的新型建筑能源系統(tǒng)。”

    在江億看來,科學防止大拆大建、嚴格控制建筑總量,可有效減少蓋房子產生的排放。實施建筑用能電氣化,比如用電熱水器替代燃氣熱水器、以空氣源熱泵替代燃氣鍋爐等方式,是解決直接排放的主要途徑。真正的難點是電力、熱力供應造成的間接排放。“2019年,建筑運行電量為1.9萬億千瓦時,除了30%左右的零碳電力,其余都是以燃煤、燃氣為動力的‘碳排放’電力。北方城鎮(zhèn)廣泛使用集中供熱系統(tǒng),也是由熱電聯(lián)產或燃煤、燃氣鍋爐提供熱源。”

    江億認為,以水電、風電、光伏發(fā)電及生物質發(fā)電作為主要電源,以少量燃煤燃氣電力作為補充,同時依靠碳捕集和封存技術回收發(fā)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建筑領域走向碳中和的路徑。換言之,布局零碳電力至關重要。“新增建筑用電最好全部由風電、光電提供。農村建筑層數(shù)低、各類屋頂多,風光裝機容量能達到20億千瓦,可滿足農民生活、生產、交通用電。城鄉(xiāng)建筑可利用的屋頂空間約250億平方米,還有部分可利用的零星空地,加上東部海上風電、城市周邊風光基地等資源,城鎮(zhèn)建筑用電也有保障。關鍵在于,如何讓建筑有效消納這些根據天氣狀況而變化的零碳電力。”

    提高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關鍵

    按照江億的思路,可再生能源將在建筑領域起到關鍵作用。《規(guī)范》也給予充分重視,要求“新建建筑群及建筑的總體規(guī)劃應為可再生能源利用創(chuàng)造條件”。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筑方案和初步設計文件應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報告。施工圖設計文件應明確建筑節(jié)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tǒng)運營管理的技術要求。

    “實際上,主管部門一直鼓勵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上述人士舉例,早在2017年,《北方地區(qū)冬季清潔取暖規(guī)劃(2017-2021年)》就明確了發(fā)展可再生能源供暖的目標,但從進度來看,實施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背后既有體制機制的客觀因素,也有技術、價格等自身短板。“打鐵還需自身硬。建筑用能涉及到民生問題,比如太陽能白天有晚上無,總不能讓居民晚上挨著凍,如何提高供應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再如,可再生能源供暖與電采暖的原理相似,前者費用卻明顯偏高,如何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降低成本?在建筑領域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推廣,很多現(xiàn)實問題仍待解決。”

    記者了解到,以可再生能源應用為基礎,多地還在推行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等綠色建筑。中辦、國辦10月印發(fā)的《關于推動城鄉(xiāng)建設綠色發(fā)展的意見》進一步提出“發(fā)展零碳建筑”,并鼓勵智能光伏與綠色建筑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huán)境與節(jié)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新建建筑可通過提升圍護結構性能、更新建筑節(jié)能標準等方式,提升建筑節(jié)能能效,在有條件的地區(qū)率先推行近零能耗建筑,最終實現(xiàn)零能耗和零碳。“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關鍵。在現(xiàn)有建筑節(jié)能標準穩(wěn)步提升的前提下,新增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面積達到2億平方米,我國建筑領域碳達峰時間有望提前到2027年。”


    作者:朱妍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fā)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开始疼痛的小小花蕾3|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性一交一乱一伧老太| 两个人看的日本高清电影|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youjizzcom最新中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49289.com|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杨幂| 美女羞羞喷液视频免费| 另类孕交videosgratis|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a一级|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性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 一本大道一卡二大卡三卡免费 |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好男人电影直播在线观看| bt最佳磁力搜索引擎吧|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香蕉大战欧美在线看黑人|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神马伦理电影看我不卡| 国产美女一级高清免费观看|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国产夜趣福利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任线任你躁|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