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沒多久,同心縣引來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上能電氣(寧夏)有限公司。同心縣為其提供4000平方米廠房,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正式投產僅用了4個月,目前是西北地區唯一可量產光伏逆變器的企業。光伏逆變器被稱為光伏電站的“心臟”,是光伏發電的核心電力轉換設備,可以把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升壓后并入國家電網。西
甩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沒多久,同心縣引來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上能電氣(寧夏)有限公司。同心縣為其提供4000平方米廠房,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正式投產僅用了4個月,目前是西北地區唯一可量產光伏逆變器的企業。
光伏逆變器被稱為光伏電站的“心臟”,是光伏發電的核心電力轉換設備,可以把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升壓后并入國家電網。西北地區光伏發電配套設備需求大,總部在江蘇無錫的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赴同心縣建廠,正是瞅準了西北地區廣闊的市場。
“這些晶體管焊接完成的IGBT模組屬于核心部件,燒錄自主研發的核心軟件后,就是光伏逆變器的‘CPU’。”上能電氣(寧夏)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劍說,公司產品技術和市場占有率均保持國內領先,產品電能轉換效率高,已廣泛應用在高海拔、高鹽霧、高濕熱、高風沙、低溫嚴寒地區。今年7月開始試生產以來,公司已實現營收2000多萬元,產品不但進入了西北市場,還遠銷上海、貴州、安徽等地。
羅劍涉足光伏發電領域不到1年,是名副其實的“新人”。他從無錫來到寧夏后,在當地招聘的70多名“新兵”平均年齡23歲。7月項目投產時,這些“新兵”每天只能生產1臺光伏逆變器。如今,公司逆變器日產量達4臺,超額完成總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一線員工月工資少則3000多元,多則近6000元。
今年,同心縣開工建設中核匯能10萬千瓦風電、粵中新能源20萬千瓦光伏發電、妙嶺750千伏輸變電等新能源項目5個。12月底,全縣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將達322萬千瓦,占比超過寧夏的十分之一。
作者: 來源:寧夏新聞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