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深陷多年來最嚴峻的一場能源危機。據彭博社16日報道,能源價格飆升,可能使數以百萬計家庭付不起電費和燃氣費。美國銀行估計,今年歐洲平均每戶家庭的能源賬單金額將比2020年增加54%,其中英國和意大利家庭“增負”最重,相當于多付1000多美元。企業則面臨生產成本高漲的挑戰。能源危機儼然成為歐洲各國在新冠疫情沖擊下復
歐洲深陷多年來最嚴峻的一場能源危機。
據彭博社16日報道,能源價格飆升,可能使數以百萬計家庭付不起電費和燃氣費。美國銀行估計,今年歐洲平均每戶家庭的能源賬單金額將比2020年增加54%,其中英國和意大利家庭“增負”最重,相當于多付1000多美元。企業則面臨生產成本高漲的挑戰。能源危機儼然成為歐洲各國在新冠疫情沖擊下復蘇經濟的一大挑戰。
歐洲五大經濟體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出臺了政府補貼和階段性減稅政策。只是,市場動向預示,今冬結束后,危機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這些短期措施恐怕不夠。
【德國:各有盤算 決策困難】
德國“紅綠燈”聯合政府由三黨組成,增加了能源議題領域的決策難度。
總理奧拉夫·朔爾茨領導的社會民主黨主張動用國家財政給貧窮家庭發補貼。自由民主黨一向親商,對大規模“派錢”的效果持懷疑態度。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來自綠黨,明確表示他的首要任務不是壓制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而是為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籌措資金。
德國新政府迄今只面向低收入家庭推出一項1.3億歐元的一次性補助計劃,準備在居民家庭今年夏天收到冬季電費燃氣費賬單時發放。另外,德國政府打算從明年開始,把每戶家庭承擔的大約300歐元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改為由國家財政支付。
【法國:著眼選舉 大力干預】
按照彭博社的說法,法國政府對能源領域的干預力度比歐洲其他國家大得多。
法國定于4月舉行總統選舉,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希望爭取連任。他執政后曾因燃油稅上漲而引發“黃馬甲”街頭示威,希望避免重蹈覆轍,因而對能源成本飛漲對其民意支持率的潛在影響格外敏感。
法國政府去年11月凍結天然氣關稅,將持續至今年年底。政府承諾以貸款形式補償能源供應商,直到價格下降。政府還在新年期間派發44億歐元幫助居民應對天然氣和油價上漲。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說,希望確保電費漲幅不超過4%。
【英國:漲價上限 考驗政府】
相比法國,英國政府在財政開支上更加精打細算,允許能源供應商在一定范圍內漲價,監管部門一年調整兩次價格上限。今年4月將再作調整,提高上限的概率很大。這恐怕將給已然因“防疫期聚會事件”受到輿論炮轟的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添加更多政治壓力。
保守黨政府推出42億英鎊(約合58億美元)的援助措施,包括給低收入家庭電費燃氣費打折;同能源密集型企業協商,承諾提供貸款支持;研究其他幫助消費者的措施,比如為退休人員和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補貼和優惠。
【意大利:依賴進口 成本暴漲】
彭博社報道,就如何緩解能源危機,意大利總理馬里奧·德拉吉領導的政府內部存在分歧。意大利已經下調針對所有消費者的燃氣稅率,向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補貼,減少了用于可再生能源項目補貼的收費。德拉吉政府希望這些政策能幫助民眾支付到今年3月底總額高達85億歐元的賬單。
能源監管部門警告說,今年一季度能源價格還會大幅上漲。德拉吉表示,要撐過二季度,還需采取更多措施。內閣正在考慮:是調整對新能源企業的稅收政策,還是設法要求能源企業對低收入家庭少收費。
意大利能源嚴重依賴進口。企業界正在游說政府,討要援助,避免可能的停產甚至破產。意大利工業家總聯合會估計,今年企業能源成本將漲至370億歐元,比去年增加85%,比2019年增加三倍多。
【西班牙:財政緊張 難以持久】
西班牙政府官員反復表示,鑒于能源批發市場結構和歐洲聯盟監管規定,他們可用于調控能源價格的手段十分有限,目前能夠做的是給能源企業加點稅,并設法減少消費者負擔。
去年9月,西班牙內閣批準對能源供應商征收暴利稅,預期因此獲得20多億歐元財政收入。去年12月21日,政府把針對消費者的臨時性電費減稅政策有效期延長4個月,其代價剛好抵消能源暴利稅的收入。
副首相兼經濟與數字化大臣納迪婭·卡爾維尼奧14日警告,迄今采取的措施會對財政平衡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并非長期方案”。
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西莫內·塔利亞彼得拉認為,“這場危機規模(過大),導致各國政府的措施不足以抵消各經濟領域受到的沖擊。這種局面持續越久,各國政府越容易被迫將支持政策導向特定社會群體”。至于先救誰?“這是一個困難的選擇,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完)
作者: 胡若愚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