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0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庫征集工作的通知》,2022年山東儲能市場建設正式拉開大幕。山東儲能示范項目山東是國內最早探索獨立共享儲能商業模式的地區,在2021年開展的首批示范項目中,共建設了7個項目,總儲能容量達522MW/845MWh。大唐、國電投、華能、華電、
2022年2月10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庫征集工作的通知》,2022年山東儲能市場建設正式拉開大幕。
山東儲能示范項目
山東是國內最早探索獨立共享儲能商業模式的地區,在2021年開展的首批示范項目中,共建設了7個項目,總儲能容量達522MW/845MWh。大唐、國電投、華能、華電、三峽、國網綜能等幾家電力央企是這一場競爭的勝出者。
根據儲能與電力市場的統計追蹤,目前已有6個項目投運,包括5個100MW/200MWh獨立式調峰項目和1個調頻項目。
2022年示范項目的規模暫未公布。與2021年的示范項目征集聚焦調峰和調頻兩類應用相比,此次征集更加強調儲能技術路線的多樣性,涉及了鋰電池、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煤電儲熱、制氫、新型技術等六類技術類型。
表:山東2022年儲能示范項目的技術要求
山東儲能市場環境和儲能需求
根據《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目標,山東計劃到2025年建設4.5GW左右的儲能設施,鼓勵新建集中式風電、光伏項目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或租賃儲能設施。
根據儲能與電力市場的追蹤,山東自2020年起開始對新建新能源發電項目提出儲能配置要求。目前山東的儲能配置需求都源自新建光伏項目,通常的配置規模要求為新能源裝機的20%,儲能時長為2小時。2020年競價光伏項目和2021年市場化配置新能源項目合計產生的儲能配置容量已經達到1.2GW/2.5GWh。預計該容量將在很大程度上通過獨立儲能電站容量租賃的方式進行配置,其中就包括了連續兩年通過示范項目建設的一系列項目。
山東獨立式儲能項目的收益模式
根據山東省能源局2021年4月發布的《關于開展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納入示范項目的儲能項目可以獲得額外的調峰價格和調用時間保證,而該調峰收益也成為此類獨立式項目獲取經濟性收益的關鍵。
雖然新發布的通知并沒有另外說明新申請的儲能示范項目的具體收益計算方式,但考慮到政策的延續性,以及第一批示范項目的實際運行效果還需要時日才能體現,預計新的示范項目仍舊會延續去年的政策。儲能示范項目收益將由三部分組成。
表:山東儲能示范項目收益
更詳細的投資收益分析可參照往期文章:山東儲能調峰怎么算?紅海競爭,賺錢不易。
主要的風險
然而,從第一期儲能示范項目申請到2021年底陸續投運,其面臨的風險一直沒有妥善地解決。
首先,新能源儲能容量租賃風險。第一期5個項目中,有4個為電力集團開發,儲能容量可以為集團內部新能源場站使用,從而實現容量租賃的模式。如沒有電力集團參與開發,如何尋找固定的新能源場站,并確保簽訂長達10年以上的租賃合同,實現容量租賃收入,將是項目投資評價中,面臨的最大風險,以及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時猶豫的主要原因。
其次,獎勵電量實現的風險。山東省新能源目前全額消納,因此優先發電權理論上唯一的出賣對象是火力發電廠。在目前火電發電盈利水平不佳的情況下,每購買1度電的優先發電權,意味著火力發電成本將增加0.1元/kWh,顯然火電廠的購買欲望不會很強,實現這一收益存在很大難度。
盡管如此,山東省仍舊是中國獨立儲能電站開發最好講故事的區域。這也表明,獨立儲能電站的盈利模式非常單一,推進各類市場改革,創新更多的收益模式,是儲能電站能否實現商業化運營的關鍵。
作者:玶珩 來源:儲能與電力市場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