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美國能源行業人士一直在談論電力的能源轉型。大部分討論都圍繞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美國從燃煤發電向燃氣發電的轉變。然而,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的一位專家表示,從現在到2050年,最有助于能源行業轉型的是碳捕捉和制氫技術。
EPRI能源系統高級副總裁Neil Wilmshurs認為,在能源轉型中,碳捕捉技術
長期以來,美國能源行業人士一直在談論電力的能源轉型。大部分討論都圍繞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美國從燃煤發電向燃氣發電的轉變。然而,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的一位專家表示,從現在到2050年,最有助于能源行業轉型的是碳捕捉和制氫技術。
EPRI能源系統高級副總裁Neil Wilmshurs認為,在能源轉型中,碳捕捉技術的潛力巨大。研究院必須深入研究,再推廣部署。研究許可或許是研究過程中最大障礙,并且很可能需要像EPRI這樣的組織,來幫忙掃除障礙。他認為,此類組織需要勸說監管機構,詢問他們擔心的問題是什么,以及為何不允許發展碳捕捉技術。此外,還要研究監管機構有哪些顧慮,幫助這些監管者做出明智的決定。這些將會對碳捕捉項目的落地起決定性作用。
然而,在現有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中增加碳捕捉設施,會增加發電廠的成本。Wilmshurst在回答成本問題時表示,“發電廠如果一直使用煤炭或天然氣,就算用盡所有技術降低碳排放,仍然會產生二氧化碳。而發電廠要想2030年以后真正獲得投資回報,則需要利用碳捕捉技術實現凈零排放。因此,在我看來,碳捕捉的一個論點是:短期來看,應用碳捕捉技術會增加成本。但長遠來看,如果在煤炭或天然氣資源耗盡之前就被迫關閉發電廠,這個損失要大得多。人們往往忽略了,如果此類發電廠直接被關停,損失要遠超應用碳捕捉的成本,這是資源擱淺的成本。”
此外,Wilmshurst還表示,不利用碳捕捉技術,將難實現碳減排目標。雖然我們今天擁有眾多基礎設施,但到2050年我們的選擇范圍會很小。如果不大力發展碳捕捉,美國很難實現2050年的減排目標。
Wilmshurst還對氫氣的前景十分看好。他直言,“為了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我們不能僅僅通過消除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碳,還要消除工業流程和家庭流程中的二氧化碳。氫氣和氨氣等其他替代燃料,在此計劃中非常重要。”
EPRI和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GTI)已經合作開展了一項低碳資源倡議(LCRI),旨在領導并加速低碳和零碳能源技術的開發。Wilmshurst認為,該項目涉及全球各個領域。各國政府、公用事業、研究機構和慈善基金會都對此有極大的興趣。該倡議將研究,到2050年,什么能源或能源載體將主導能源市場。那時,將會是另一番景象。
他補充道,“到那時,船舶將以什么為動力?飛機將以什么為動力?工業綜合體將以什么為動力?曾經,人們在談論建設核電站時,仍是傳統意義的核電站,這類核電站與電網連接。現在,人們正在思考是否能夠從核電站生產氫氣,并將其供應給工業部門。由此可以發現,在未來20-30年里,能源部門的轉型會非常值得期待。”
作者:趙婉晴( 來源:能源輿情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