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開始之后,美國與歐洲國家聯手,對俄羅斯實行了各種花里胡哨的制裁。但在多到數不清的制裁之下,關于能源這個問題,歐美卻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美國早就宣布了禁運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英國則同意在今年內跟進,但歐盟卻始終不肯松口。因為歐盟不少成員國都嚴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尤其是天然氣。一旦放棄俄羅斯能源,歐盟
自俄烏沖突開始之后,美國與歐洲國家聯手,對俄羅斯實行了各種花里胡哨的制裁。但在多到數不清的制裁之下,關于能源這個問題,歐美卻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美國早就宣布了禁運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英國則同意在今年內跟進,但歐盟卻始終不肯松口。因為歐盟不少成員國都嚴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尤其是天然氣。一旦放棄俄羅斯能源,歐盟將面臨大范圍經濟衰退。
美國“政客”雜志援引的歐盟外交官的話稱,在有關石油天然氣制裁的私下討論中,歐盟國家大致分成三派。
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認為無論經濟代價如何,大多數能源進口必須盡早停止,這在道德上“不可避免”。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在一份回應中聲稱:“歐洲為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支付的每一分錢,都直接資助了烏克蘭戰爭和烏克蘭的滅亡。”
還有一些國家,如比利時,它們并不太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但并沒有呼吁采取措施,因為它們知道這些措施對鄰國來說很難。
第三類國家,如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等,對俄羅斯能源有著更高的依賴性,它們認為,如果短期內大幅削減企業和工業的能源供應,可能會引發深度衰退,因此對制裁持反對立場。
4月3日,烏克蘭放出“布恰事件”,引發全球爭議,美歐再度商討對俄羅斯加碼制裁,但在能源問題上,歐盟依舊在含糊其辭。
根據4月6日路透社的報道,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說,歐盟將“不得不在某個時候采取措施”,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甚至天然氣,以此向俄羅斯施壓,停止俄方的軍事行動。至于“某個時候”是什么時候,歐盟依舊沒有爭出一個結果。
于美國而言,讓歐盟禁運俄羅斯的能源,既能打擊俄羅斯的經濟,又能高價賣出自己生產的能源狠賺一筆,是一石二鳥的好事。
但對歐盟來說,就成了兩難的抉擇。因為在歐洲的輿論環境中,付錢給俄羅斯能源,就等同于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如果掉頭買美國的液化氣,不僅價格比俄羅斯的貴很多,供應量還根本不夠。
美國要求跟進制裁的政治壓力增加,使得這些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盟國家愈發進退兩難。
據美國《紐約時報》6日報道,為了解決能源問題,嚴重依賴俄能源的德國近一段時間在嘗試“破局”,將目光投向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但這又使得歐洲可能面臨新的困境。因為如今95%的太陽能電池和85%的太陽能組件是中國制造,轉向太陽能發電,德國可能會從對俄能源依賴變成對華能源依賴。
歐洲光伏組件制造商“梅耶博格”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埃爾福特對記者表示,鑒于中國在全球光伏市場的優勢,“如果俄羅斯和中國現在聯合起來對付我們,他們可能會把我們夷為平地。”
光伏行業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上游是硅料,中游是硅片、電池片、逆變器以及玻璃等等,下游是組件和發電系統。作為光伏組件生產大國,中國光伏產業具備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全產業鏈制造絕對性規模優勢。2020年中國光伏產業各環節全球占比分別為:硅料67%、硅片97%、電池片79%、組件71%。
據此,埃爾福特呼吁,歐洲國家需要“將太陽能制造業帶回歐洲”,推動能源多樣化和光伏產業快速發展。
買俄羅斯的能源,將遭到美國的道德綁架;買美國的能源,價格昂貴,供應還不夠;轉向光伏能源,中國又早已搶占市場先機。
歐洲的能源困境,短時間內怕是很難有所突破。
作者: 來源:國防時報看點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