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為貫徹落實《云南省光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加快建設中國光伏之都,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13項具體舉措,支持建設一批對全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重大項目,通過省級制造業
6月15日,為貫徹落實《云南省光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加快建設中國光伏之都,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13項具體舉措,支持建設一批對全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重大項目,通過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光伏制造業項目按標準給予補助。對特別重大的光伏產業鏈標志性項目,按照“一事一議”原則進行綜合獎補。
在強化光伏產業招商引資方面,將落實以商招商分級獎勵制度,對引進光伏制造業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省財政對招商實施企業按固定資產投資額予以累進獎補,最高可達1000萬元。對延鏈、補鏈、強鏈成效顯著的企業,視情況提高獎補標準。
關于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為貫徹落實《云南省光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加快建設中國光伏之都,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建設
(一)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對全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重大項目,通過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光伏制造業項目按標準給予補助。對特別重大的光伏產業鏈標志性項目,按照“一事一議”原則進行綜合獎補。
(二)支持推動以商招商。落實以商招商分級獎勵制度,對引進光伏制造業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省財政對招商實施企業按固定資產投資額予以累進獎補,最高可達1000萬元。對延鏈補鏈強鏈成效顯著的企業,視情況提高獎補標準。
(三)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實施光伏制造重點企業融資清單制度,加大銀政企溝通協調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緊密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周期合理確定融資期限,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提升融資支持的精準性、有效性和便捷性。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推廣以信息共享為基礎的“信易貸”模式。
(四)鼓勵設立基金支持。引導省重點產業投資基金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支持州、市聚焦光伏產業設立市場化運作的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光伏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二、支持打造綠色低碳光伏產業園區
(五)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對于新開工的電池片、組件等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省預算內基建投資給予統籌支持,專項用于項目所在地園區的供電、供氣、供排水、循環改造、環保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在防控債務風險和符合發行條件的前提下,鼓勵各地積極申報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資源、林草、生態環境等部門按照職能職責加強對重點光伏產業園區用地、用林、生態環境準入的指導,切實保障園區用地。
(六)支持打造零碳工廠。鼓勵能效領先企業打造零碳工廠,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對零碳硅光伏產業示范工廠或園區通過市場化方式滿足綠電需求。對參與綠色電力交易的企業,提供綠色用電憑證,打造零碳品牌。強化對單晶硅棒(片)、電池片、組件等光伏中下游高附加值項目,以及經省級統籌指導布局、還原電耗小于50千瓦時/千克的多晶硅項目的用電保障。確需在高峰負荷采取需求側管理措施時,原則上先行壓減裝備水平低、資源消耗多、污染排放高、省內轉化率低的工業硅企業用電負荷。鼓勵有條件的配售電企業依法依規代理企業電力市場化交易。深入實施推動光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全力推動綠色電源建設。
(七)推進園區低碳生產。積極開展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創新集群低碳管理,加強低碳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和支持企業創新污染防治技術,有效解決光伏生產環節有毒有害廢棄物排放。支持園區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和先進技術應用,對列入省級示范點的給予200萬元獎勵。對成功創建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綠色低碳工業園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勵。
三、支持技術創新和核心技術群研發
(八)支持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支持有研究實力的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強核心技術群(工藝環節節能減排、大規模并網、儲能、光電轉化、增大硅片尺寸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通過核心技術研發達到延鏈補鏈強鏈目的,對科技成果來源于省內高校、科研院所并在省內轉化的項目,分別給予成果出讓方和成果受讓方各20%的財政資金補助,每項最高可補助200萬元;對科技成果來源于省外并落地成功轉化的,給予成果受讓方20%的財政資金補助,每項最高可補助200萬元。
(九)支持創新研發平臺建設。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下游應用產業等創新資源,創建省級、國家級硅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3年內進入國家級序列的,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獎勵,進入省級序列的,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獎勵。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在光伏領域創建研發平臺,參與甚至引領技術、標準等的制定。
(十)支持設立新型研發機構。鼓勵規模以上光伏制造企業新設立研發機構,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超過1.5%(含)的,給予一次性后補助經費30萬元。符合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扶持政策的研發機構,可給予經費補助,年度最高800萬元。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世界500強企業等來滇新設立的光伏產業研發總部、區域研發中心或高水平研究院等,認定為新型研發機構并評估為優秀的,給予一次性最高1000萬元獎補。
(十一)支持參與技術標準認定。支持有實力的光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參與光伏行業國際技術標準認定,推動自主知識產權標準體系海外認證,推動檢測認證國際互認。對主導國際國內光伏技術標準認定的省內企業,“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密切跟蹤國家統一建設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工作進展,積極推進光伏產品綠色認證。跟蹤國際光伏產品碳足跡認定動態,推動我省硅光伏產品碳足跡認定,積極引導和參與光伏產品有關碳足跡的國際標準研究制定。
四、支持企業降本增效和開拓國際市場
(十二)落實落細惠企政策。充分釋放國家將綠色硅產業列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云南省新增鼓勵類產業的政策紅利,高質量落實西部大開發鼓勵類產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等產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避免對符合條件的綠色硅光伏項目拒貸、抽貸、斷貸。落實好支持制造業中小企業的助企紓困政策,加大對涉企違規收費的整治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光伏制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
(十三)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推動我省光伏制造與光伏應用協調發展,加快大型光伏基地開發,推廣分布式光伏應用,支持“光伏+”項目建設,鼓勵光伏制造企業依法依規參與我省光伏市場開發,充分發揮光伏市場發展對光伏制造的拉動作用。加快國際物流通道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光伏組件等產品出口物流成本,支持企業積極開拓南亞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等新興國際光伏市場。優化政策措施,全面清理不合規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公平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本政策措施根據光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情況和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情況,適時進行評估和調整優化。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