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呂錦標:光伏需求火爆,硅料價格“頂”在哪?

    2022-06-27 07:40:55 太陽能發電網
    1、硅料2022年總量供應充足,四季度放量較大 2022年上半年陸續投產,其中第一季度會新增產能 15 萬噸,第二季度的新增產能 6.4 萬噸,第三季度 39萬噸,第四季度還有 14萬噸。到了年底產能會從年初的 52 萬噸增加到年底的126萬噸,這個增量還是還比較大的。產量方面,因為都是成熟企業,建設周期把握得比較
    1、硅料2022年總量供應充足,四季度放量較大

    2022年上半年陸續投產,其中第一季度會新增產能 15 萬噸,第二季度的新增產能 6.4 萬噸,第三季度 39萬噸,第四季度還有 14萬噸。到了年底產能會從年初的 52 萬噸增加到年底的126萬噸,這個增量還是還比較大的。產量方面,因為都是成熟企業,建設周期把握得比較好,一季度國內產量15.9萬噸,二季度預計能實現是 18萬噸。三季度和四季度還是維持原來的預期,三季度21萬噸,四季度增加較多,放開生產約 27 萬噸,全年會比去年增加 30 萬噸,總量突破 80 萬噸。

    2、新疆目前硅料產量最大,但增量逐漸向內蒙轉移

    整個供應分區域看,主要量比較大的是新疆。但是從2022年開始,增量會逐步往內蒙古轉移。新疆的產量在2021年占了55.4%,那么2022年它應該就會降到44.9%,然后到了2023年比例會降到35.5%。內蒙從2021年的產量占比13.2%會增加到2022年的15.6%,2023年會達到24.5%,大概占了1/4。當然還有樂山、西寧、寧夏,還有陜西那一帶,還有一些甘肅的新項目,這是整個區域的分布。

    3、價格走勢具體難精準預測,四季度有望下調

    價格不易預測,經過了這幾年,尤其從 2021 年開始價格的走勢顛覆了一些經濟學的常識,即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走向。多晶硅的供應比較特殊,多晶硅的交易是結構性的,現在多晶硅交易主要是國內的6家和國外的2家,共8家多晶硅企業。這8 家企業中跟下游的大概七八家企業包括有硅片的,也有電池組件的企業之間長單交易。而能供應零售市場的供應量一直不足,去年每個月大概就只有五六千噸,但是需求卻是一直很大。所以多晶硅現在的價格實際上是由零售這塊的交易來決定的,因為長期供不應求,零售交易每周都在推動價格的上升。2022年特別是到第四季度,供應的增量確實會比較大,那時價格有望下調,但預期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4、多晶硅舊有產能淘汰量并不多,大約10-20萬噸


    這一輪的淘汰應該比較慘烈。現有的這些企業產線,假設哪一天多晶硅價格已經降到 10 萬以下。那么這時候現有的企業,他一些老產能可能就會停下來,因為他的老產能的成本確實比新的產能價格一噸會多個一兩萬塊錢。但老的產線量不太多,現有的企業當中可以淘汰掉的產線也就10-20萬噸,2022年年底126萬噸產能中,現有的淘汰掉也就10-20萬噸。加上2023年能投產的225萬噸會再增加100萬噸上來,馬上會淘汰掉的老產能也就20萬噸左右,明年新老企業擴產,各方面成本控制能力、品質,能滿足下游需求,包括高效電池,供N型的料都比較成熟了。

    5、三氯氫硅供應緊張主要因為新項目投產

    三氯氫硅一般在系統里面的配比是 20:1,也就是說 1 萬噸的多晶硅企業要配的氫化的處理能力要配 20 萬噸的裝置。當然不是說要按這么大比例墊料,只是多晶硅企業新的生產線投產時一部分的墊料,機械安裝竣工后開始調試,調試的時候管道上要走料,走料就要墊料,三氯氫硅要墊進去。現有的企業墊料的時候,基本上是用原來產線上的三氯氫硅進行調試。企業異地擴建解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外購,另外一種把原來基地拉一點過去。三氯氫硅供應緊張主要還是因為新項目投產,不管是老企業投產還是新項目投產,在三氯氫硅補充的話要去企業外補充,確實這塊有一定的量。還有一個因素是因為多晶硅價格很高,利潤太高了,料不足的時候,還是愿意去外購一些產品補充進來,雖然增加了成本,但是利潤較厚,產量提升,去年很多企業全年產量超過設計產能,三氯氫硅緊張主要因為這個。



    2022 年已經過去小半年了,國內外光伏的需求持續火熱。硅料今年上半年的價格并沒有如去年市場預期般的那樣進入下降通道,而是連漲了十幾周,目前仍然處于上漲趨勢當中,價格不斷創新高,市場也調低了對今年年內硅料降價幅度的預期。

    所以今年硅料仍然是市場最關注的一個環節,目前海內外的光伏裝機的需求都在加速。所以大家也會疑問今年三四季度硅料價格還能不能降?頂在哪里?供應情況如何?

    今天帶著各種疑問,見智研究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老師來為我們做一個解答。

    今年硅料總產能大概能有多少?新進入者最近也是比較多,明后年的產能規模大概是什么樣呢?請呂老師給我們解答一下。

    呂錦標:

    擴產的項目都是現有企業做出來的貢獻,這些項目都是去年開始建設的。今年上半年陸續投產,其中第一季度會新增產能 15 萬噸,第二季度的新增產能 6.4 萬噸,第三季度 39萬噸,第四季度還有 14萬噸。到了年底產能會從今年年初的 52 萬噸增加到年底的126萬噸,這個增量還是還比較大的。

    從產量的釋放情況,因為都是成熟企業,建設周期把握得比較好。一季度國內產量15.9萬噸,二季度的我們原來想的是 17 萬噸,現在看來能夠實現是 18萬噸。三季度和四季度還是維持原來的預期,三季度21萬噸,四季度增加較多,如果說放開生產的話是 27 萬噸,那全年會比去年增加 30 萬噸,總量突破 80 萬噸。

    今年是通威的貢獻比較大,整個的產量應該能夠超過 20 萬噸。協鑫的產量會增加個5 萬多噸。還有新特、大全、東方希望,今年的產量會比去年增加 3.5-3.8萬噸。亞洲硅業今年有兩個投產項目兩個,會增加 2 萬噸。基本上是比去年增加90%。還有一家青海麗豪是新的企業,今年三季度也會投產,有一些量。

    明年的話,現有的5家企業增量還是比較多,還會有7家新的企業。明年底的產能能達到 225 萬噸。產量的話能夠達到 146 萬噸,今年 82 萬噸,明年 146 萬噸。

    進口現在就是兩家企業我們還是維持一年進到中國來大概 10 萬噸,今年可能會稍微少一點,少的原因是個別項目疫情原因,檢修之類,另外還有些硅片產能外移,這樣會導致有些國外的料放到外面加工,就會少一點,今年我們預計 8.8 萬噸。國外的擴產還是比較少,只有 OCI 宣布擴了個 6.5 萬噸,這個項目現在沒有太多的進展基本上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他會對明年產量的貢獻。

    所以多晶硅的供應量跟終端的裝機需求量之間總體緊平衡的情況下,在今年一季度開始,已經緩解了。全年來看,全年的供應量有91萬噸,折算成光伏的產量可以生產 350 GW的硅片電池組件。全球今年的裝機量的預測大概在250GW,所以還是有相當多的余量。大概有 100GW可以分布在各個環節。從下游的應用端來看硅料全年總量上還是供應平衡,而且相對有余量。尤其是到了第四季度,增量比較大,因為將近40萬噸在第三季度投產,四季度的話產量會達到 27 萬噸。

    特別是到了 12 月份的時候,單月的供應量會超過 10 萬噸。那么十萬噸什么概念? 10 萬噸就是 40 GW。明年的量更大了,如果項目都敞開生產,國內產量能達到146萬噸,加上進口共156萬噸,全年來可以生產 600 GW光伏產品,但是裝機的需求不會有這么高。所以明年的供應會有大的剩余。

    今年的供應會不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到實際情況的真正放量,以及國內不同的產地構成的供應情況分別都是如何呢?

    呂錦標:

    我把整個供應分到各個區域來看,主要量比較大的就是新疆了。但是從今年開始,逐步的這個增量會往內蒙古轉移。新疆的產量在去年占了55.4%,那么今年它應該就會降到44.9%,然后到了明年比例會降到35.5%。雖然說今年和明年新疆這個地方的產能還是有增加的,但是其他地方增加的更多,其中內蒙這一塊就增加比較大,內蒙原來的量不大,只是幾個小的企業。那么從今年開始,內蒙這塊的項目就比較多了。內蒙這一塊從去年的產量占比13.2%會增加到今年的15.6%,明年會達到24.5%,大概占了1/4。當然還有樂山、西寧、寧夏,還有陜西那一帶,還有一些甘肅的新項目,這是整個區域的分布。

    那么從今年的情況看,今年這個 80 萬噸的產量誰貢獻的呢?主要都是我們國內的五家主要企業,通威、協鑫,特變、大全,東方希望,還有亞洲硅業,主要是這幾家的貢獻。

    那么這幾家的項目的擴產包括從這個建設期的把握情況,還有包括投產以后迅速的達產方面的情況來看,我們現在從一季度看到二季度,尤其我們看到二季度的時候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所以這一塊來講,會看到他的供應的超預期,不如預期因素今年預計很少。

    比如說疫情目前來講對國外的企業好像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對國內的企業基本上沒有什么影響,對多晶硅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影響。那么對硅料的供應的這一塊相關情況,也沒有太多影響。工業硅供應這塊也沒有什么影響。電的這塊還是充足的,但有個別的地方可能說電價稍微一些小的調整,但現在的利潤都很高,所以大家都是放開了生產,然后上半年的情況看氣候各方面也都還不錯。

    還有一個就是新擴產的項目,新擴產的時候項目有一個三氯氫硅的墊料。那么這一塊的話是現有的項目擴產,那么現有項目擴產的時候,它的三氯氫硅的墊料基本上可以用原來的裝置來墊,所以也都不要外購,所以這個方面的話都不會受什么影響。

    當然現在下去就是進入了夏季,比較高溫。多晶硅企業的化工生產過程中,反應器里面的高溫高壓這一塊還是要注意安全的問題。從我們現在的整個情況看的話,主要的企業這么多年來也都經歷了風雨,有時候出現一些事故的時候,我覺得處置起來應該來講都很有經驗,能夠迅速做切割。

    當然我們這么多年做了萬噸項目,這塊應該來講安全的隔離這塊也做得不錯,實際在處置起來的時候也顯示出來了,每條線之間的不同裝置不會去蔓延,就是控制的比較好。所以這一塊的話大家還是也比較有經驗,就是這些安全的事故如果發生在有經驗的企業的身上的話,總體來講這個對供應的影響就是微乎其微。現在有一點比較好的,就是說因為現在價格比較高,所以所有的企業都是能夠超出預期的提供產品。我覺得這個不需要擔憂,從供應這一塊來講,今年的情況看,只會超出大家的預期,不可能說低于大家的預期。

    謝謝呂老師給我們的解答,去年和今年產業有很多新進入者在布局硅料,那么新進入者眾多之后,是否會造成競爭格局的惡化呢?

    呂錦標:

    我們也看到新進入者比較多,當然更多的我覺得還是跟這個行業相關的。也有個別的從其他產業進來的,但是也都是相關的產業。我總體的看法是這樣,這些新的進來以后是有利于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有利于多晶硅產業之間的競爭,那么多晶硅產業競爭也有利于解決我們光伏產業這一塊的這個原料的供應的問題。

    我覺得總體來講,是個良性的競爭,現有的企業已經不像十幾年前想要擴一個多晶硅廠很難。經過十幾年中國的這些光伏企業,尤其跟多晶硅企業配套的深度企業,建一個多晶硅廠已經可以做比較模塊化。

    而且新建的這些多晶硅企業,整個產線的效能都還比較高,都是5萬噸起步的效率,各方面運行指標來看,涉及的指標各方面還是屬于一類的。另外這些主要項目的團隊和領軍人物也都是在大的多晶硅企業做過副總,有的甚至都獨立做過總經理,參與過萬噸以上項目的建設運營,總體來講的話,主要的新的七家企業項目,包括青海麗豪,新疆晶諾,寶豐能源的甘肅瓜州項目,江蘇潤陽在寧夏石水山的項目,合盛硅業在新疆烏魯木齊的項目,上機數控,上機弘元在內蒙古包頭項目,信義玻璃云南曲靖的項目。

    當然項目還不止這七個,但我們預計其他一些新的項目可能在明年下半年之前投產的這個概率不是很大。當然現有的企業當中,內蒙東麗這個項目,項目規模1.2 萬噸,那么現在原地的擴產4.8 萬噸。我們覺得這個項目明年四季度之前應該能夠投產,其他的我們就不去估計了。

    我們判斷新項目已經立項、拿到能耗指標、已經設計,甚至都已經開工了,主設備也定好了,班子各方面足以支撐項目完成他的建設及運行。這幾個項目經過我們的考察,各方面條件都是具備的。現在國內主要設備企業的交付能力、設備的質量都能夠達到要求。

    總體來看,新項目投產后達產的時間可能會稍微拉長,但項目穩定下來后,相信成本、品質等各方面的競爭力還是比較良性的。從成本的控制來看,考慮到工業硅漲價以后的情況,現金成本、生產成本以及總成本大概在4-6萬元的范圍,基本上現有的企業都能達到。

    新企業加入競爭后,有利于促進行業的發展。青海麗豪基本上與廣東珠海的高景太陽能以及愛旭電池配套,他們的投資人之間有相當多的關聯;新疆晶諾是從電解鋁行業進來的,寶豐能源進入新能源領域后,在上游及下游都進行了相當多的布局。潤陽在江蘇已經做過比較大的電池項目;合盛硅業在工業硅、有機硅化工領域,從生產匹配度來看,業務匹配度較高。在人才方面,其7、8年前也做過1500多噸多晶硅的項目,具有一定人才儲備,未來也想做光伏產品的項目;上機數控原來是做裝備的,進入硅片是想往多晶硅做延伸;信義玻璃原本是給光伏行業提供玻璃的。

    從動機上看,新進入企業并不是單純往能賺錢的地方布局,通過我們的分析與跟蹤,從他們宣布發起項目到進展的程度,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使到了明年以后,多晶硅面臨過剩,但從整個新能源的發展角度來看,需要一定程度的競爭。

    謝謝呂老師。剛剛我們也提到了成本問題,想再追問一下目前硅料的主流企業成本大概在什么位置?電耗水平以及影響因素有哪些?

    呂錦標:

    在去年工業硅沒有漲價之前,那時候工業硅1噸是1.5萬元。做1噸多晶硅基本上需要 1.1 噸的工業硅,工業硅在成本的構成中比例上升,接近 30% 。工業硅的價格在去年上漲后,又有了一些回落。

    從工業硅的成本情況看,主要是能源成本,提供給多晶硅生產的工業硅成本在1噸 2.5萬元 的水平。原來企業的現金成本、生產成本及總成本在3-5萬的范圍,然而增加了工業硅的因素后,會增加 1 萬左右的成本,總體在4-6萬元的范圍。當然不同的企業成本水平也不太一樣,很多企業加大了投資強度,有新的裝置和產能,現在1 萬噸的多晶硅投資強度可以已經壓到 7 個億了,原來一般都要十幾個億。而同樣的企業,不同的裝置,成本也不太一樣。幾個主要的企業成本很相似,只差幾千塊。另外一個因素是它們之間的電價也會有幾分錢的差距。

    在新的企業中,從它們的區域布局、未來的電價、裝備的投資強度折舊以及項目能耗來看,穩定下來以后,也會趕上老企業的成本水平。


    感謝呂老師為我們詳盡分析了成本構成。就今年市場最關注的硅料價格持續走高的狀態,您怎么看?然后硅料價格接下來的走勢是怎么樣?什么時候會見頂,還請教您一下。


    呂錦標:

    價格不是太好預測,經過了這幾年,尤其從 2021 年開始價格的走勢顛覆了一些經濟學的常識,即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走向。多晶硅的供應比較特殊,多晶硅的交易是結構性的,現在多晶硅交易主要是國內的6家和國外的2家,8家多晶硅企業。這8 家企業中跟下游的大概七八家下游的企業包括有硅片的,也有這個電池組件的這些企業他們之間長單交易。比如現在 6 月份來看,我們國內的企業跟進口這一塊總的供應量一個月的交易就已經超過 7 萬噸了。這其中85%左右, 6 萬噸以上,都是在這些主要企業之間的長單交易。而且長單交易的,如6月分的排貨量都是 5 月底或者最遲到 6 月初,就定好了。

    所以這樣剩下來的能供應零售市場的供應量一直不足,去年每個月大概就只有五六千噸,最近這段時間稍微增加一點,也就幾千噸。但是需求卻是一直很大。像一些沒有長單的中小企業,他們硅料的需求量從去年開始基本都是在1-2萬噸每個月。所以去年以來一直供不應求。所以多晶硅現在的價格實際上是由零售這塊的交易來決定的,因為長期供不應求,零售交易每周都在推動價格的上升。等到月底的時候,要簽長單協議的企業開始來定下一個月的交貨量的價格了。那么就只能在已經漲上來的價格基礎上來定價,下個月還是如此循環。所以說整個交易的價格就給零售這塊帶著往上走的。但從交易量來看,還是以長單的交易為主,所以這總體的平均價格就一直往上走。當然調整的時候也有,像去年 12 月份調整因為中小企業零售這塊的交易的停產,去庫存,價格就有所松動,松動也是零售這塊松動的。

    從總量來看,今年一季度國內的產量,加上進口總量共 18 萬噸,那個第二季度現在來看量也比較大。總體供應量來看,去對應的市場的裝機需是綽綽有余的,并且是扣掉每一個環節比如硅片、電池組件等合理的周轉庫存,還是有余。但是價格仍然下不來。不是因為總體供求關系問題,主要還是因為零售交易這一塊的供求關系一直得不到改善。

    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這個市場的需求今年是比去年增加了。去年 170 GW今年大家預計250 GW,增加量比較大。但是多晶硅的整體的供應量也一步步上來了。而且不存季節性的問題。從現在多晶硅放量的情況看,還是能跟上整個增長的進度。那當然價格也是會有調整。

    我覺得今年,特別是到第四季度,供應的增量確實會比較大。第四季度國內的企業的產量能夠增加到 27 萬噸一個季度,加上進口的2 萬多噸,那就將近 30 萬噸。

    這么大的量,尤其到了 12 月份,我們整個市場上單月的多晶硅的供應量就會超過 10 萬噸。10萬噸什么概念呢?基本上就是 40 GW一個月,我們現在的市場30 GW一個月都不到。如果按照剛才估計的 250 GW的今年總量,每個月就是 20 GW。但是硅料的供應量的可能會達到滿足 40 GW。即使扣除 10 GW去作為各個環節的庫存,也足夠了。所以今年到了12月底的時候,總體上特別是組件這一塊的庫存應該會加大。

    組件庫存加大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最近這段時間可以看到組件的價格在上調,市場對組件價格的這個接受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組件價格上來以后,光伏電站的投入投資成本上升。這就會抑制整個市場的增長。很多項目就會往后推,好比去年的第四季度一樣。往后推的情況,會導致到了年底大家就都要清庫存。比如組件的庫存肯定要清,降點價都要把它清掉。那這些降價清庫存的信號往上傳導到硅片到組件,尤其就首先會影響到零售交易這一塊的需求。零售交易這塊需求會減少,甚至像去年 12 月份零售這塊的交易每個月每周的這個報價雖然是報了,但是其實基本沒有實際的成交量那么價格就會往下調。

    當然第四季度這種調整我覺得幅度不會太大。因為如果幅度太大會影響到我們主要企業也就是簽了長單協議的企業的運行。如果庫存太高,資金占用太大,會影響到企業的運營周轉。那又會出現所謂崩盤的情況。企業可能會把已經定下來的長單違約掉,不拿料了。而長單的企業拿料量都比較大。這種情況,我覺得可能會出現在明年。那等到多晶硅的庫存越來越增大,就會引起比較大幅度的價格下調。

    總體來講,雖然我們很難真的去預測價格的情況,但是基本上的走勢和主要的關鍵因素,就是剛才分享的這些。還有我們可以去觀察它的走向的一個信號,比如像看組件的庫存,看企業(上市公司)公布的情況,比如現在去觀察第三季度的情況,等到了四季度,那大概就會看出一些跡象。

    除了價格之外,現在市場也比較關心顆粒硅的技術。您怎么看目前顆粒硅技術的這個進展的情況,以及未來顆粒硅在整個硅料的占比大概能有多少呢?

    呂錦標:

    顆粒硅與改良西門子法,從兩者工藝原理來看、從專業的角度來講的話應該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硅烷流化床法是把三氯氫硅通過歧化完后,生產都硅烷以后,再來還原成多晶硅;而原來的棒狀硅直接就把三氯氫硅去還原成棒狀硅了,所以總體來講的話很多工序是差不多的。

    棒狀硅尾氣的產生主要是最后硅還原的時候;顆粒硅也產生很多尾氣,主要就是它在歧化的時候,就是三氯氫硅轉化成硅烷的時候,它也出現四氯化硅這樣的尾氣。所以這兩個工藝都需要氫化的工藝。從現有的顆粒硅投產情況看,目前我們國內兩家主要的企業從現在整個運行的穩定性情況看還是不錯。

    去年整個硅烷硫化床的產量在 1.5 萬噸,占的比例是2.5%(比例是指國內的,未把國外的加進來,國外的都是棒狀硅了)。今年這個比例就會上來,整個顆粒硅的國內產量應該能夠達到 8.5 萬噸。美國REC 1.8 萬噸的顆粒硅的項目是被韓國的韓華收購了;韓國韓華收購后現在宣布要重啟美國的顆粒硅項目,希望明年年底能夠復產,后年能夠達產,所以這個量不是太大。

    所以我這里只拿國內的數據,現在多晶硅90%以上都是國內生產了,今年的顆粒硅產量占比大概會在 9.4%,明年可能會提高到18%,這幾年下去基本上我覺得可能會到 25% , 1/4 的量差不多。因為現在來看顆粒硅擴產的企業也比較少,大量的擴產還是集中在比較穩定的改良西門子法。所以從今年的投產、現在的擴產、明年可能的一些擴產情況來看大概到2025 年基本上就是在 25% 的比例。

    硅料上漲這段時間看硅片的價格沒有怎么跟漲,硅片目前供需如何?

    呂錦標:

    硅片這塊我們沒有像多晶硅這樣很詳細的數據。多晶硅這塊基本上我們可以做到全樣本及時追蹤每個月的產量,以及在生產運營當中的項目及擴產的項目。硅片這一塊我們現在確實做不到。

    我們主要觀察幾家主要的大企業,原有的三四家,包括就是原來以前自己內部供應的這些。整個的情況我們觀察下來今年硅片的企業擴產比較多,新的投產、大的爐子投得比較多;這塊我們觀察總體來講產能的利用率還是以料定產,有多少料就定多少的產能。這段時間我們看到硅料的價格在高位、微幅上漲的過程中,硅片還沒有大的調整,主要還是因為一季度、二季度硅片總的供應量不是太緊缺。

    當然現在也看到基本上還是平衡,也就是說硅片企業除了預留給自己作為電池組件用以外,外售這塊基本上也沒有太多庫存,基本上有多少多晶硅來都加工完,利潤這塊當然逐月會有一些壓縮;總體終端這塊還是比較順暢,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就預計到今年的一季度是淡季不淡。到了二季度你看我們現在各方面的一些消息,國內、國外的市場都還比較順暢,硅片的企業應該會壓縮點利潤,當然這個我剛才講了大量的硅片企業從去年開始擴產,拉晶端都是大爐子了,也迅速地往切大片發展,切到 182 、 210, 尺寸越來越大了。

    另外他們通過減薄這方面跟電池企業一起配合起來,這個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當然現在因為一年年的量確實比較大了,現在都是 200GW、300GW的產量出來,要整個配套的砂線等各方面降本,這塊也是有一些貢獻,所以這塊總體來講在比較良性的一個渠道。

    坩堝石英砂是比較緊俏的,請問這個會不會對硅片的產能釋放有很大的影響?

    呂錦標:

    這塊確實部分影響到硅片的利潤,但影響不了硅片的產量及產能利用率。從一季度、二季度的整個情況看的話這些硅片企業主要都還是以料定產,所以坩堝石英砂的供應它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之前三氯氫硅漲價也是比較多,它現在供需怎么樣了?然后原材料的漲價對硅料的成本影響程度有多大呢?


    呂錦標:

    三氯氫硅一般在系統里面的配比是 20:1,也就是說 1 萬噸的多晶硅企業要配的氫化的處理能力要配 20 萬噸的裝置。從裝置的能力來看的話一般是這樣配的。三氯氫硅主要是多晶硅企業新的生產線投產墊料,機械安裝竣工后開始調試,調試的時候管道上要走料,走料就要墊料,三氯氫硅要墊進去。現有的企業墊料的時候,基本上是用原來產線上的這個三氯氫硅進行調試就可以了。企業異地擴建解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外購,另外一種把原來基地拉一點過去。

    對新進入的企業,肯定就要外購了,但也不是 5 萬噸的項目,一上來就要很多料。這個是一爐一爐開的,前面墊料十幾萬噸可以先開起來,因為一開起來尾氣就出來,尾氣出來就可以通過氫化來循環了。

    穩定運行的項目,運行過程中會有些氯的損失,系統中也要補充一些三氯氫硅。三氯氫硅供應緊張主要還是因為新項目投產。不管是老企業投產還是新項目投產,在三氯氫硅補充的話要去企業外補充,確實這塊有一定的量。還有一個因素是因為多晶硅價格很高,利潤太高了這個料不足的時候,還是愿意去外購一些產品補充進來,雖然增加了成本,但是利潤較厚,產量提升,去年很多企業全年產量超過設計產能,這里面就有這些因素,三氯氫硅緊張主要因為這個。現在這一塊我覺得還是可預測的,新的項目也就那么幾個,他們是傾向于去外購原料還是內部解決,能夠算得出來。

    新建的項目,基建一開始會迅速把罐區先做起來,把一些料存在這邊。在生產運行的時候的尾氣,沒辦法馬上處理的時候,也要到這個罐區來過渡一下。開車的前期過程中,料倒來倒去也需要罐區來做。

    所以三氯氫硅并不是市場想象很大的量。主要還是因為供應量相對于多晶硅不是太多。這一塊主要這幾個方面的因素。三氯氫硅漲價主要還是有他本身成本原因,因為工業硅漲價,三氯氫硅是用工業硅和氯化氫合成,工業硅的量也比較大。

    氯氫硅是一次性的消費品,這個您怎么理解?

    呂錦標:

    剛才所說的一次性消費品,也就是說我剛才講的意思就是說他只是在開車的時候,就增加一點。我后面循環了,我不會去增加,為什么不去增加呢?三氯氫硅很貴,一噸要好幾萬。然后你看從改良西門子法的這個角度來講,你生產這個一噸的多晶硅,成本這塊加了一噸的三氯氫硅進來,就好幾萬的成本進來,這是不劃算的。所以總體來講穩定下來以后還是通過內部的循環。所以現在這種萬噸級的多晶硅企業考驗它的是什么?還是就是要把你的尾氣四氯化硅充分的及時的轉化成三氯氫硅,這個是你的核心,而你不需要說我還要就靠對外補充 三氯氫硅來生產這個多晶硅。所以從這個角度大家說三氯氫硅是一次性的。

    多晶硅舊產能淘汰的速度如何?

    呂錦標:

    我覺得這一輪的淘汰應該比較慘烈。現有的這些企業產線,我們假設哪一天多晶硅價格已經降到 10 萬以下。那么這個時候就現有的企業,他一些老產能可能就會就要停下來,因為他的老產能的成本確實比這個新的產能這個價格一噸會多個一兩萬塊錢。這塊我們觀察下來量不多。

    老的產線量不太多,現有的企業當中可以淘汰掉的產線也就一二十萬噸,今年年底126萬噸產能中,現有的淘汰掉也就10-20萬噸。加上明年能投產的225萬噸會再增加100萬噸上來,馬上會淘汰掉的老產能也就20萬噸左右,明年新老企業擴產,各方面成本控制能力、品質,能滿足下游需求,包括高價電池,N型都比較成熟。明年我們預測都放開來生產國內是146萬噸,國際上進口10萬噸,156萬噸總體上是肯定多了,會體現在明年下半年,競爭比較激烈。那么這個時候可能就考驗每個個體企業了,個體企業本身的資金周轉能力,多晶硅的庫存就要壓貨。

    還有就是整個銷售的這穩定性的問題,比如原來長單定得比較硬,或者說你長單簽訂的下游的對象也比較硬。他能夠差不多消化掉你比較大部分的產量。主要,就考驗這個東西。從成本的本身利潤水平來看,差不了太多,大概一噸5000元以下的差距,但是大的差距不大,主要還是考驗多晶硅企業自己的資金周轉的能力。所以像這樣的一些企業,只能就是把負荷壓一點下來去調節自己的現金流,主要他競爭起來的時候我們覺得還是比較慘烈的,但是也只有這樣的一個競爭的話,下游才會看到一個比較低的價格,甚至可以說比較合理的價格。

    什么叫合理的價格呢?多晶硅企業,一噸賣十萬塊錢以下七八萬塊一噸、六七萬塊一噸。這個半年多來,我跟新進來的企業去交流,我覺得我對他們比較有信心的地方,就是說像這些企業家進來的時候,他考量這個項目的時候,他對這個問題還是考慮比較清楚。比如講他們的可研,就不會說多晶硅一噸就賣二十幾萬,他沒有做這樣測算。多晶硅一噸就 8 萬塊錢,做可研的時候,這個項目下去的時候,投資的測算的時候就按這個來的。所以在這方面我覺得還是比較清醒的。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清醒,到時候新舊企業新老產能之間的競爭應該來講是非常慘烈的,不像上一輪之前大家成本水平之間的差距這確實會比較大一點。


    組件價格什么時候就是能降下來?國內現在終端對組件價格接受程度是什么樣的呢?

    呂錦標:

    這個有點超出我的專業。組建的價格誰來定呢?是電站的投資者來定的。不是說因為這個硅料價格漲了,所以組件價格就要賣得高,不是這樣的。所以組件價格現在為什么能夠從一塊 8 調到一塊9,然后甚至個別的像一些 N 型的雙面;上周 N 型雙面中標的價格也超過兩塊錢了。

    這都是因為終端的需求,他有的項目他整個投資收益率我愿意下調一點,組件能夠接受,那都是因為組件的供求關系還是比較良性的,所以它價格能夠往上走,那什么時候能夠降下來?我覺得也這個不取決于多晶硅價格的變化。我傾向于認為是組件價格變動了以后,要往下走的時候,它的價格才會往上傳導,傳到電池,然后傳到硅片,然后從硅片再傳到多晶硅。所以多晶硅的價格決定因素還是多晶硅這一塊的供求關系。現在的供求關系是多晶硅的零售交易這一塊的供求關系決定了它的價格。它還是供求關系決定的,只不過就說它是零售這一塊的供求關系決定了它的價格。


    N 型硅料目前的進展情況,老師能跟我們說一說嗎


    呂錦標:

    N 型硅料其實就是硅料,只不過就是說品質上的要求可能會稍微高一點。從目前來看的話我們現在因為都是 P 型。 N 型 P 型其實就是硅料都一樣的,只不過就是做硅片的時候,你摻硼還是摻磷的問題,所以是一樣的。當然都是對硅料的金屬含量雜質含量、總金屬雜質這方面有他的要求。

    我覺得目前來講主流的 6 家企業包括進口的兩家這個 8 家企業他們出來的硅料只要是致密料這一塊,按照現有的工藝基本上做 N 型沒有什么太大問題。有的企業說現在我們還是大量的靠進口的瓦克他們的料來做 N 型,那是因為習慣的問題。

    我覺得現在對硅料的要求我覺得還是比較苛刻的,苛刻在哪里呢?因為現在都是拉晶,而且一拉就拉 4 米長,拉的都很粗。而且拉完了以后,還不是拉一根兩根。現在都要拉八根九根,恨不得拉十根。拉到第 10 根的時候,這個還要求要品質,要符合。因為拉到第四根的時候,坩堝底料積攢的雜質量已經很大了。因為你在做硅片的時候,在拉晶的時候,是摻了東西的。雜志積攢的也比較多了。另外一個就是現在大家對拉晶以后這個邊皮料跟頭尾料的這個利用基本上是 100% 都用掉了。這一塊有多少呢?這塊一根硅棒拉下來,這塊的邊角料就大概占30%。這么大的量都要利用起來,所以這樣對原生的料要求就特別高,是比較苛刻的還是比較高。當然這個也需要,現在反正硅料這么貴。但是硅料價格降下來了,也應該是這個要求,行業在進步,整個我們要降低光伏的產品的成本的話,大家一起努力。但是就多晶硅企業應該沒有問題。現在是比較成熟這一塊的話就是說現在主要看 N 型的需求量了,現在量還是比較少。然后做 N 型的話從從拉晶開始,從拉晶開始到電池組件,特別是拉晶到電池還是很考驗下游的一些技術的。所以這塊我覺得供應沒有問題。




    作者:見智研究 來源:華爾街見聞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波多野结衣456|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乡村|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观看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三男三女换着曰| 女人与公拘交酡全过程i|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一级片免费网站|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av毛片在线看|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99久9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高清一本之道加勒比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4455永久在线观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能在线观看的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狠狠综合欧美综合欧美色|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国产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视频| 黑人借宿ntn神宫寺奈绪|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绝世名器np嗯嗯哦哦粗| 再深点灬再大点灬舒服| 欧美激情综合网|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日本护士XXXXHD少妇|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女人与禽交视频免费看|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