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印發《關于2022年山東省電力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今年7月起,山東省內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的非戶用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不含扶貧項目)將納入市場偏差費用分攤范圍;2023年1月起,山東省內全部非戶用分散式
近日,山東印發《關于2022年山東省電力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今年7月起,山東省內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的非戶用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不含扶貧項目)將納入市場偏差費用分攤范圍;2023年1月起,山東省內全部非戶用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不含扶貧項目)以及新建并網的戶用分布式(不含扶貧項目)將納入市場偏差費用分攤范圍。
分布式新能源投資風險激增
“投資收益肯定要下降,我們正在重新測算回報。”
“現在還在征求意見階段,所以還是想反映一下我們的訴求,至少讓戶用光伏不參與分攤。”
對于在山東省內從事分布式新能源和戶用光伏開發的企業而言,《征求意見稿》一旦確認通過,便意味著增加真金白銀的支出。按照《征求意見稿》,市場偏差費用包括機組啟動費用、特殊機組補償費用、調頻服務費用和優發優購曲線匹配偏差費用。“偏差費用的分攤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不同月份可能存在很大的區別。”山東省某電力企業相關工作人員滕某告訴記者,今年4月,由于山東省內風電、光伏出力較多,分攤后的市場偏差費用約為2分/千瓦時。5月,隨著新能源發電量的下降,分攤費用則降至8厘/千瓦時左右。“投資者最厭惡的就是不確定性,偏差費用的分攤恰恰就是這么不確定。”
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曉斌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當前山東省光伏的基準上網電價約為0.3949元/千瓦時,年利用小時約為1300小時,以10千瓦的戶用裝機規模為例,如果按照0.02元/千瓦時的標準參與分攤,一年將減少收入約260元左右。
“新能源天生具有不穩定、隨機波動的特性,在如今行業大發展的背景下,電網的配套和相應的儲能設施沒有完全跟上,調峰、調頻的壓力就會非常大。所以,現在山東省提出的思路就是誰投資的電站誰負責這部分費用。如果電站是老百姓自己在自家屋頂上投資的,這部分錢就得自己承擔。”張曉斌表示,疊加當前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飛漲,山東的分布式光伏開發也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秉持“誰受益、誰承擔”原則
“現在的狀態是分布式新能源幾乎只享受系統服務,不承擔任何義務。偏差費用的分攤并不是針對分布式項目,大火電、核電、集中式新能源電站,甚至是用電側都在參與分攤。”滕某指出,從公平性角度而言,分布式項目分攤市場偏差費用無可厚非。“既然加入了牌局,該你掏錢買瓜子就得掏,輪到你打掃衛生你就要干。剛開始說自己是新人,大家照顧照顧,現在都‘兵強馬壯’了,就不能總讓人照顧了。”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山東省新增光伏并網容量150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15萬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135萬千瓦(包含戶用光伏58萬千瓦)。截至今年3月底,山東省累計光伏并網容量3943.4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102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2469.4萬千瓦。
“坦白講,電力市場上的偏差費用大部分是由新能源造成的,而且光伏更為突出。”某電力央企地方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如果分布式項目的規模比較小,不參與分攤大家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但山東的情況是,分布式光伏的裝機規模已經遠遠大于集中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讓集中式電站參與資金分攤就不合理了。”
《征求意見稿》也明確表示,逐步將分布式新能源納入市場主體范圍,與集中式新能源場站同等參與市場偏差費用分攤,秉持的是“誰受益、誰承擔”的公平原則,是為了促進電力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確保有關各方公平參與市場
規范發展防止范圍擴大
今年5月21日,河南省也曾就相關規定公開征求意見,要求非戶用的分布式新能源項目參與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國家能源局河南監管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河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交易規則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提出,根據電力運行實際需要,在原有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交易規則基礎上,決定對參與輔助服務市場交易主體范圍和有償調峰基準等進行修訂完善,將省內10(6)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的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不含扶貧項目)納入市場主體范圍,參與河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管理,按現行交易規則中新能源電廠調峰費用分攤辦法進行輔助服務費用分攤。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逐步將所有新能源發電企業納入輔助服務市場交易主體范圍。
那么,分布式甚至是戶用新能源項目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相關的調峰調頻費用分攤是否會成為未來全國各省的發展趨勢?
“山東的情況是,分布式光伏體量太大、增長太快,其他電源已經養不起它了。”上述負責人表示,山東、河南是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大省,在當地電網的支持下,加之光照條件較好、房屋結構適宜等因素,分布式光伏快速發展。“最初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無序性,沒有進行很完善的規劃,所以才會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不得已才會讓分布式甚至是戶用光伏參與資金分攤。”
但就全國范圍而言,特別是在光伏開發“整縣推進”的統一規劃下,上述負責人表示,如果前期能夠進行合理規劃和配套,進行規范開發,至少戶用光伏不會走到需要參與市場偏差費用的分攤這一步。“相信無論是哪個層面的政策,都是最后才去考慮戶用光伏。如果在大家能夠接受的范圍內,誰也不愿意動農戶的蛋糕。”
作者:姚金楠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