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日前,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海上光伏建設工程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推進海上風電規;_發,著力打造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方案》確定,堅持系統謀劃、分步實施,海陸統籌、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海上風電規;_發,協同發展高端裝備產業,著力打造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
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日前,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海上光伏建設工程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推進海上風電規;_發,著力打造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方案》確定,堅持系統謀劃、分步實施,海陸統籌、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海上風電規;_發,協同發展高端裝備產業,著力打造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2022年,省管海域場址全部開工建設,開工規模500萬千瓦以上、建成并網200萬千瓦;到2025年,累計開工規模1200萬千瓦以上、建成并網800萬千瓦;到2030年,具備條件的海上風電規劃場址“應建盡建”,邁入全國海上風電發展第一方陣。建成全國領先的海上風電高端裝備產業集群,2022年,海上風電關鍵裝備制造項目建成投產,海上風電主機年產能達到500臺套;到2025年,培育5家國內行業龍頭企業、10家專精特新企業、200家以上配套企業,基本建成海上風電全產業鏈體系;到2030年,海上風電高端裝備產業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競爭力、創新力水平國內領先,產值突破1500億元。
《方案》提出,全面推進省管海域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按照“早開工、早建成、早發電”總要求,2022年啟動渤中、半島南等省管海域海上風電項目,加快辦理、用海、環評、海纜路由、電網接入等手續,確保開工規模500萬千瓦以上。2022年底前,并網投運200萬千瓦;2023年底前,省管海域項目全部實現并網發電。
《方案》提出,加快實施國管海域深遠海場址開發。積極推動國家批準用海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納入國家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實現與省管海域項目接續開發。2023年,啟動國管海域重點項目;到2025年,累計開工700萬千瓦左右,并網300萬千瓦以上。
著力提高海上風電裝備配套水平。按照“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思路,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緊盯國內重點企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引進落地一批“龍頭型”企業、“補鏈式”項目,加快形成緊密配套、協同發展的良好產業生態,打造海上風電裝備全產業鏈條。整合優勢力量,建設海上風電技術創新中心,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設計,提升海上風電裝備產業自主創新能力。2022年,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項目總投資275億元,主機年產能達到500臺套;到2025年,形成與海上風電建設規模相匹配的裝備制造能力,產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主機年產能超過700臺套。
統籌優化裝備產業空間布局。堅持全省一盤棋,實施省級“窗口指導”,加快海上風電裝備產業融合聚集發展、就地就近配套,提升產業效益和裝備供應能力。在臨近海上風場、港口條件良好的區域,布局引進整機、葉片、塔筒等大型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項目,打造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等基地,加快形成聚集輻射、龍頭帶動效應。支持其他區域大力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做優做強關鍵核心配套,形成全省協同。到2025年,全省形成一批特色鮮明、配套齊全、差異化發展的海上風電和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
深化海上風電融合發展。鼓勵采用海上風電與海上牧場融合發展模式,實現水上水下綜合立體開發。統籌海洋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探索打造集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儲能、氫能等為一體的海上能源島。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