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年中,盡管光伏行業受到上半年國內供應鏈價格高漲及國際貿易壁壘等因素的壓力,但新增裝機的全年目標依舊樂觀。
“總體而言,全球市場應該今年還是能維持一個高穩定的增長狀態。”瑞銀證券中國電力及新能源分析師嚴亦舒指出。
瑞銀證券對國內和全球最新新增光伏裝機規模的預測分別為85GW和225GW,與年初的預計目標基本一
跨過年中,盡管光伏行業受到上半年國內供應鏈價格高漲及國際貿易壁壘等因素的壓力,但新增裝機的全年目標依舊樂觀。
“總體而言,全球市場應該今年還是能維持一個高穩定的增長狀態。”瑞銀證券中國電力及新能源分析師嚴亦舒指出。
瑞銀證券對國內和全球最新新增光伏裝機規模的預測分別為85GW和225GW,與年初的預計目標基本一致。
嚴亦舒指出,具體到各個市場來看,中國市場的主要需求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各省的保障性規模以及市場化規模,二是主要集中在西北西部地區的風光大基地,三是整縣推進,即分布式項目。同時,美國、歐洲市場穩定增長。
分布式電站增長強勁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21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顯示,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并網容量54.88G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25.6007GW、分布式光伏電站29.279GW。
“
這也是分布式電站的新增裝機規模首次超過集中式電站,同時,分布式項目年初至今的增長仍然非常可觀。
一季度國內光伏裝機容量達13.21GW,其中8.87GW為分布式光伏項目,4.34GW為地面光伏電站項目。
“受成本持續高企的影響,國內近期一些光伏開發商的安裝意愿有所下降,但分布式光伏項目對高成本不那么敏感。”嚴亦舒指出。
這也是其對國內今年裝機目標保持樂觀的重要因素。
嚴亦舒進一步指出, 分布式電站的增長應該會維持穩定強勁增長的狀態。
一方面是成本的可控——分布式電站的支架、升壓站和其他設備的成本較低,土地成本幾乎為零,因而總成本大概只有3.67元/瓦左右,而大型集中式電站的成本為4.23元/瓦。
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的上網電價上比集中式項目的電價要高,這與定價機制有關。嚴亦舒估計,集中式電站現在回報率水平大約不到6%左右,而分布式電站的回報率可達7%到8%。
“總體來看,分布式電站的回報率水平比集中式電站的回報率水平要好。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年初至今,在組件成本如此高的情況下,分布式的需求依然非常的堅挺。”嚴亦舒進一步指出。
硅料價格或在明年一季度略微下降
就全產業鏈而言,硅料價格是上半年最為矚目的要素,而其也未如愿在上半年發生絲毫松動。在市場供不應求的需求下,硅料價格上半年繼續走高。
對于價格拐點何時顯現,嚴亦舒預計,硅料價格或在第三季度維持高位,在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略微下降,“2023年硅料供需會有所緩解。”
此外,嚴亦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 “輔材和設備上半年的表現是比較亮眼的。”
一方面,逆變器整體的需求在上半年比較強勁,而下半年逆變器最大的驅動力是歐洲需求。
“歐洲市場需求以及歐洲戶用儲能的爆發對于逆變器廠商的業績應該是最大的一個推動力。”嚴亦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此外,隨著硅片從P型向N型轉變,電池片和組件的技改及投入量產,這或將給設備廠商帶來新機會。
嚴亦舒認為,目前來看,TopCon在今年在短期和明年的上量應該是比較確定的,所以和TopCon相關的設備整體訂單的增長會比較可觀。 但長期來看的話,HJT應該會是一個更長期的終極技術路線。在這個背景下,HJT相關的設備商亦會受益。并且,HJT有一個比較高的技術門檻,這也是相關設備商所具備的較高的“護城河”。
作者:費心懿 來源:21能聞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