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現上市公司集體跨界戲碼。近日,一則關于2022年上市公司跨界光伏的名單在社交媒體流傳,多家來自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被點名,比如做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知名乳企皇氏集團、生豬養殖的正邦科技、地產行業的藍光發展等等。市場上關于上市公司扎堆跨界光伏的觀點也出現了分歧,一邊是相關個股連封漲停,另一邊卻引發“蹭熱度”的質疑。有電新行
A股再現上市公司集體跨界戲碼。近日,一則關于2022年上市公司跨界光伏的名單在社交媒體流傳,多家來自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被點名,比如做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知名乳企皇氏集團、生豬養殖的正邦科技、地產行業的藍光發展等等。市場上關于上市公司扎堆跨界光伏的觀點也出現了分歧,一邊是相關個股連封漲停,另一邊卻引發“蹭熱度”的質疑。有電新行業分析師甚至親自下場吐槽“仿佛看到了當年的PPT養豬”。誰能真正分得行業蛋糕,誰又是陪跑,只能交給時間檢驗。
欲借道光伏自救遭監管質疑
“雙碳”背景下,光伏行業有多火?今年4月底以來,光伏設備板塊一路大漲,截至8月19日,光伏設備板塊區間累計漲幅已超90%,在所有板塊中漲幅位于前列。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有近90家企業跨行業進入光伏領域。比如地產行業的天宸股份、藍光發展,來自紙業的榮晟環保和景興紙業,再比如生豬養殖界的正邦科技等。
上述企業進軍光伏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或通過收購相關標的,或投資光伏發電項目,或發展光伏電池及組件,又或設立合資子公司等等。此外,不同公司并入光伏賽道的目的也各有差異,有的為謀取新增長空間,有的為節能減排,有的則當作自救翻盤的籌碼。
比如8月12日,藍光發展宣布與廣東歐昊集團共同成立成都歐藍光伏有限公司,正式切入光伏賽道。事實上,作為昔日四川的地產“一哥”,藍光發展日子并不好過,2021年初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時年7月出現公開市場債券違約,截至2022年6月30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387.75億元,期間公司一度瀕臨退市邊緣。
部分公司甚至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綠康生化7月31日公告稱,擬6倍溢價收購光伏產業鏈公司江西緯科100%股權,隨后公司股價迎來5連板。8月3日,綠康生化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要求說明高溢價收購虧損光伏資產的原因和必要性,是否存在迎合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等。8月7日晚,綠康生化便“叫停”了上述股權交易,原因系股權協議轉讓等相關事項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在2021年深陷虧損泥潭后,正邦科技今年半年報業績繼續“亮紅燈”,進軍光伏領域也被認為是企圖自救的舉措。深交所的關注函緊隨其后,正邦科技被要求“詳細說明與國家電投開展本次合作的背景、目的與具體合作方式,與你公司現階段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規劃是否匹配”等情況。
玩跨界還得靠真實力
對于光伏行業本身的長期發展空間,市場觀點仍普遍看好。
據中金公司分析,光伏產業鏈持續維持高景氣,一季度和二季度均獲明顯加倉,此外,4月27日以來,北向資金持倉占比提升最高的領域是光伏設備,提升1.9個百分點。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視角來看,中金公司也表示,長期繼續看好光伏等符合中國中長期產業升級方向、代表中國產業鏈競爭力的高景氣成長賽道。
但也有財經大V給當下的跨界光伏熱澆了盆冷水,“光伏熱超越當年跨界養豬,豬還沒養起來,養豬企業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所謂“PPT養豬”其實由最早的“PPT造車”演變而來,是“畫餅”的代名詞。“PPT造車”指的是某些一款量產車都沒有,但卻把新車發布會的PPT做得非常好、把車吹得天花亂墜的車企。“PPT養豬”的梗則來自豬企新希望,2020年四季度,由于新希望經營數據與此前披露的預期數據差距太大,一時間關于公司“PPT養豬”的質疑也不絕于耳。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清潔能源,包括像光伏這類產業,應該說是未來的朝陽產業,當然它在取代傳統能源的過程當中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會一步到位。對于資本市場來講的話,一些上市公司從產業政策導向的角度來進行跨界并購,也有一定的道理。當然,一哄而上盲目地跨界并購是不可取的,“所以什么樣的公司有實力,尤其在研發創新方面,有足夠的能力去參與這個行業的角逐,我想這是每一個上市公司在跨界并購時,必須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作者:徐蔚 來源:極目新聞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