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超薄的光伏玻璃,需要經過5大工序才能呈現在你眼前,一張薄如紙片的封裝膠膜,需要經過高科技復雜工藝,才能生產出來......走進企業看發展,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了解咸陽如何打造百億級光伏產業集群,讓“咸陽制造”更響亮。
延鏈補鏈強鏈,一批光伏新項目上馬
去年落戶咸陽市裝備制造
一張張超薄的光伏玻璃,需要經過5大工序才能呈現在你眼前,一張薄如紙片的封裝膠膜,需要經過高科技復雜工藝,才能生產出來......走進企業看發展,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了解咸陽如何打造百億級光伏產業集群,讓“咸陽制造”更響亮。
延鏈補鏈強鏈,一批光伏新項目上馬
去年落戶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的咸陽彩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太陽能光伏玻璃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該項目去年一月份開始建設,總投資20315萬元,建設5條超薄高透光伏玻璃深加工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年產1.6mm-2.0mm光伏玻璃3600萬平方米以上,配套3GW以上光伏組件,實現年產值7億元以上。
11月8日上午,在企業生產車間記者看到,車間生產自動化程度很高,工人師傅正在操作著自動化儀器,一張張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在經過磨邊清洗、激光打孔、絲網印刷、鋼化和檢驗收包五大工序后,最終以產品的形態呈現。
“我們生產的超薄高透光伏玻璃,核心設備鋼化爐創新升級改造應用了多項先進技術,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味,還大幅降低了能耗,能耗降低20%。”咸陽彩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歲英介紹,公司和設備廠家共同開發應用了外觀尺寸全自動檢查機,檢出率達到99.5%以上,實現了對每一片產品進行尺寸全檢(以前是人工抽檢)并能夠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反饋設備優化調整,持續提高產品品味。
王歲英還提到,今年4月公司公司作為研發主體參與省級“揭榜掛帥”項目,研發省內“卡脖子”技術—2.0mm及以下超薄全鋼化玻璃技術開發。該項目實施后,可打破輥道式鋼化爐不能生產2.0mm及以下超薄大尺寸全鋼化光伏玻璃的生產技術瓶頸,填補陜西省乃至國內外大尺寸超薄玻璃全鋼化產品的空白。
在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的另一家名為陜西百佳年代薄膜科技有限公司企業,也是去年8月份剛成立,今年5月開始試生產,主產品為封裝膠膜。企業總經理錢冰介紹,公司依托完善的技術平臺,能夠根據客戶差異化需求提供不同技術要求的產品。目前,他們在全世界范圍內擁有五大生產基地,其中,咸陽基地光伏膠膜產能達到8GW+。
圍繞龍頭企業,打造百億級光伏產業集群
據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韓琛介紹,上述兩個項目都是去年剛落戶園區,也是園區打造光伏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企業,主要為園區的咸陽隆基光伏做配套產品,而咸陽隆基光伏是園區打造百億級光伏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咸陽隆基光伏2020年5月正式建成投產,2020年、2021年產值分別達38.1億元、68.5億元,今年產值有望突破百億元大關。下一步管委會將圍繞打造以隆基為龍頭的百億光伏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光伏產業,讓光伏產品‘咸陽制造’更響亮。”
據了解,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成立于2017年,是咸陽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以輸配電、汽車零部件、節能環保設備為主導產業的專業特色化園區。目前園區已入駐各類企業124戶,帶動就業20000余人,其中規上企業37戶,2021年實現產值184.6億,2022年1-9月,園區實現產值198.5億,同比增長61.56%,力爭全年實現產值240億以上。
作者: 來源:華商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