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有序推進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相關事宜。早在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有序推進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相關事宜。
早在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12月28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也提到了各地區“十四五”時期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地方能源消費總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納入全國及地方能耗雙控考核。
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國管局、中直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其中也提出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
本次《通知》首先準確界定了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范圍,現階段主要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各地以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為基礎,“十四五”期間每年較上年新增都在能耗考核時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知》強調了綠證對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認定上的重要作用。《通知》規定,各省級行政區域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以本省各類型電力用戶持有的當年度綠證作為相關核算工作的基準。企業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以本企業持有的當年度綠證作為相關核算工作的基準。
毫無疑問,綠證將會在未來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核算方面,發揮關鍵性的作用。而這也將會要求形成全國統一的綠證體系。《通知》規定,綠證核發范圍覆蓋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建立全國統一的綠證體系,由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和電網提供的基礎數據向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按照項目所發電量核發相應綠證。
《通知》也提及了綠證的轉讓和交易。綠證原則上可轉讓,綠證轉讓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積極推進綠證交易市場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參與綠證交易。
我國2017年起開始實施綠證交易,2020年2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推行綠色電力證書交易。2022年1月21日,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要激發全社會綠色消費潛力,提出統籌推動綠色電力交易、綠證交易。
綠證交易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繼電價補貼之后,能夠直接刺激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的重要政策。但由于長期缺乏配套強制政策、價格偏貴等原因,綠證交易在國內始終低迷。
未來綠證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核算高強度綁定后,相信會對國內綠證交易市場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通知》還對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不納入能耗總量控制的更多細節進行了規定。在完善可再生能源消費數據統計核算體系方面,《通知》提出了2點要求:(一)夯實可再生能源消費統計基礎;(二)開展國家與地方層面數據核算。
此外,盡管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從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中扣除,但是在“十四五”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但仍納入能耗強度考核。因此各省(區、市)節能主管部門要根據“十四五”國家確定的節能目標任務,綜合考慮新增可再生能源扣減等因素,科學確定本地區“十四五”節能目標任務并做好組織實施。
在該政策的組織實施方面,《通知》提出:(一)規范數據報送與核算。(二)切實加強綠證管理。(三)建立健全支撐體系。
作者: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