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022 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滁州)光伏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行。
紅星資本局在論壇上注意到,供應鏈的價格問題已不再是討論的熱點,取而代之的是光伏產業鏈中更為實際的問題,如儲能、“行業熱”、電池技術路線等。
一方面,作為間歇式能源,光伏產業的“看天吃飯”問題亟待解決;另一方面,整
12月1日,2022 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滁州)光伏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行。
紅星資本局在論壇上注意到,供應鏈的價格問題已不再是討論的熱點,取而代之的是光伏產業鏈中更為實際的問題,如儲能、“行業熱”、電池技術路線等。
一方面,作為間歇式能源,光伏產業的“看天吃飯”問題亟待解決;另一方面,整個行業站在風口之上時,大量資本涌入,未來將以什么方式收場?
間歇式能源的致命弱點
怎么解決行業“看天吃飯”問題?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349.9GW,僅次于火電、水電。“從發電量來看,我們(指光伏發電)還遠遠不如核電等,但是裝機已經上來了,今年的裝機會在明年體現出發電量。”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張光春也在論壇上表示, 經過約20年的努力,光伏行業的成本已經可以與傳統能源行業相近,“但在應用端這一塊,我們光伏行業本身發電的特點——間歇性就是它的弱點。”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以光發電,意味著光伏行業要“看天吃飯”。簡單來說,有陽光照射時才能發電,到了夜晚光伏設備無法源源不斷地提供電力。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通過儲能技術來解決。”張光春在論壇上稱,如果行業內不關注儲能技術的發展,僅靠著光伏行業朝前走就會遇到這個瓶頸。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新能源、傳統能源之間建立退出機制比發展儲能技術更重要。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的副總工程師王霽雪表示,儲能看起來是正確的方向,但現在邁步稍早了一些。在他看來,現在最為緊急的事情是傳統能源的退出機制。
陽光電源的董事長曹仁賢也稱,光伏是間歇式能源。在柔性的電力調度關系建立起來之前、在傳統能源逐步體面地退出之前,儲能即便發展起來也沒有用,可能會成為一個擺設。“我們不能隨大流,這是忽悠我們的行業、忽悠我們自己。”
“行業熱”后會淘汰一批人?
穿越周期的企業才能真正走向未來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關注度非常高。不僅有房地產企業、乳制品企業等宣布跨界進入光伏行業,資金也涌入了光伏行業。
曹仁賢認為,光伏行業有比較明顯的周期性。在現在的這個周期內,行業處于發展非常迅速的階段。資本大量涌入,可等市場的增長放緩以后——假設市場增長30%,但整個產業鏈的投資增長了100%、200%,那么可能有大部分資金是砸了水花的。
“我們每年都能在這里開會(指行業大會),還有新人進來,但是出局的人是肯定有的。我覺得,還是要加強自己(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創新能力,否則的話這一輪(行業熱)我還是要潑點冷水。”曹仁賢在論壇上說。
↑論壇對話環節
天合光能的董事長高紀凡從另一個角度提供了“行業熱”的思考觀點。
“現在這個行業確實發展很快,為什么會給新玩家這么多空間?老玩家賬上都有幾百億的現金,為什么不能更快地去擴產、要把空間留出來給新玩家?——因為(駐扎)在行業二十多年的企業看到了這個行業未來更長時間的情況。”
高紀凡表示,光伏產品大約三、五年會經歷一次迭代,所以擴產計劃是有節奏的。“新玩家看到‘我進去了以后就一定能拿到市場份額’,確實也拿到了,但是新的時代(周期)來了——我相信只有能夠穿越周期的企業才能夠真正走向未來。”
什么技術能贏家通吃?
“客戶真金白銀只買性價比”
目前,光伏產業鏈的主流電池是P型電池(PERC電池),但該類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接近理論效率;今年以來,行業內的目光紛紛投向其他技術路線的電池,如TOPCon電池和HJT電池。
整體來看,不同企業押注的電池技術路線也有所不同,暫時無法確定哪一種技術路線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在論壇上,當討論到是否存在什么技術突破能造就贏家通吃的局面時,東方日升的異質結總經理楊伯川稱,從光伏行業的兩個核心邏輯(更低的度電成本、更低的碳排放量技術)來看,異質結電池技術剛好是這兩個核心邏輯的聯結點。
楊伯川也坦誠表示,各方的觀點可能不同。除了其所看好的異質結電池技術外,他們主要通過創造世界紀錄的技術進行觀察和判斷,如異質結+鈣鈦礦電池創下31.25%光電轉換效率的技術。
晶科能源的副總裁錢晶則表示,現在有很多企業有漂亮的實驗室技術,但工廠內量產的產品卻是(實驗室)前兩代的技術:“從實驗室搬到產線,再到客戶愿意花錢買下產品,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錢晶認為,哪種電池技術好、電池技術路線要百花齊放還是一家通吃,這些都無所謂,因為電池技術本質是生產資料。“生產資料的特質是性價比,客戶只買性價比,沒有一個客戶會聽你幾個故事就買你的東西,拿真金白銀一定是買性價比最好的東西。”
作者: 楊佩雯 來源:成都商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