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大變局:共生與重構”為主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于12月2日至4日在廣州以線上方式舉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開幕演講中說,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采取了強有力行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50%的風電、80%的光伏設備組件來自中國,中國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已連續七年居
以“世界大變局:共生與重構”為主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于12月2日至4日在廣州以線上方式舉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開幕演講中說,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采取了強有力行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50%的風電、80%的光伏設備組件來自中國,中國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已連續七年居全球第一。
解振華指出,大變局之下,需要國際社會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營造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環境。要以綠色低碳為抓手,加速轉型和創新,實現經濟、社會、安全、能源、糧食、健康、環境、氣候等多領域協同發展。面對氣候變化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解振華表示,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受俄烏沖突、能源危機影響,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有所回擺,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有所增加。希望這只是應對眼前困難的權宜之計。世界已迎來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技術變革,希望各主要國家不要因眼前的困難而改變,繼續堅持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的目標和方向,履行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增進政治互信,為國際合作營造良好的外交環境和開放的貿易金融秩序。
“中國始終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定力,采取了強有力的行動。”解振華說,2012年至2021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約34.4%,單位GDP能耗比2012年下降26.3%,累計節能約14億噸標準煤,相當于少排放37億噸二氧化碳。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達到和超過3億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中國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第一批9500萬千瓦已開工建設。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50%的風電、80%的光伏設備組件都來自中國。中國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已經連續七年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99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森林蓄積量達194.93億立方米,已成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力爭十年內植樹700億棵。
解振華表示,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通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共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這再次彰顯了中國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堅定決心。也表明中國不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將繼續堅定采取行動,實現應對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本屆年會由廣州市政府同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辦,邀請來自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國際清算銀行等國際組織領導人,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新加坡、新西蘭、菲律賓、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國近百位全球財經政要和高盛集團、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匯豐銀行等數十位世界著名企業領導人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
作者: 白波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