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即多晶硅)價格走勢是當下光伏行業最關心的話題。
2022年12月2日,市場紛傳硅料價格雪崩,25萬元/噸的價格也無人問津。通威股份(600438.SH)、協鑫科技(03800.HK)隨即向《財經十一人》否認了上述消息,稱12月的長單價格仍在商談中。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對《財經十一人》表示,硅料
硅料(即多晶硅)價格走勢是當下光伏行業最關心的話題。
2022年12月2日,市場紛傳硅料價格雪崩,25萬元/噸的價格也無人問津。通威股份(600438.SH)、協鑫科技(03800.HK)隨即向《財經十一人》否認了上述消息,稱12月的長單價格仍在商談中。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對《財經十一人》表示,硅料長單提貨價一般以當月市場價為參照,12月的長單提貨價不可能跌破30萬元關口。
協鑫科技助理副總裁宋昊表示,目前下游正處于去庫存周期,所以硅料批量訂單還沒有簽署。從現在到明年上半年,預計硅料產能增加有限,市場對需求信心很足,當前硅料企業沒有那么大的甩貨壓力。
通威股份相關人士表示,隨著硅料新產能的投放,硅料供給緊張將逐步得到緩解。
通威股份、協鑫科技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硅料生產企業,截至2022年6月底,兩家的產能分別為23萬噸、16萬噸。
光伏產業鏈自上而下大致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及組件四個制造環節,加上電站開發,共五個環節。硅料又稱多晶硅,是光伏產品的制造原料,也是近兩年內產業鏈中最供不應求、價格漲幅最大的產品。
從上圖可以看出,2022年8月初硅料成交均價觸及30萬元關口,為漲價以來最高位,幾乎是兩年前的5倍,并一直維持至11月中旬。
眼下硅料已步入降價通道。據PV Infolink統計,11月24日,多晶硅致密料均價報30.2萬元/噸,環比下跌0.3%,為年內首降;11月30日報29.5萬元/噸,環比降2.3%。
至于2023年的硅料價格走勢,多位光伏業內人士向《財經十一人》表示,明年硅料將繼續降價,根據新產能的投放節奏,下半年降幅將大于上半年,但整體仍會維持高價位。
一般來說,6萬-8萬元的硅料價格為行業的盈虧線。與歷史水平相比,當前29萬元的價格即便腰斬,大部分企業也還有不小的利潤空間。
硅料降價已成趨勢,但2023年的供求情況如何,市場觀點存在分歧。
12月1日,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在安徽滁州落幕。呂錦標在會上指出,硅料已不是光伏供應鏈短板,行業不用太焦慮。硅業分會預計2022年國內硅料產量超過81萬噸,2021年為55.5萬噸,加上進口90萬噸,可滿足350GW的光伏裝機用料,足以支撐全球市場需求。2023年,保守估計國內產量超146萬噸,加上進口156萬噸,可滿足600GW的光伏裝機用料。
國金證券電新首席分析師姚遙則認為,2023年大部分時間硅料仍將是光伏供應鏈的短板。因為全球多地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被壓制了兩年,需求將在2023年爆發。考慮到2022年部分硅料項目建設進度受疫情影響,2023年硅料供給大概可支撐450GW-500GW的光伏裝機用料。
姚遙認為硅料供應緊張和硅料降價并不矛盾,只有硅料降價,才能激發出150GW-200GW低成本承受力的電站需求。
硅料漲價引發的光伏全產業鏈漲價潮已持續兩年,這在2021年打擊了下游的裝機意愿。2021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54.9GW,同比增加14%,低于市場預期。彼時產業鏈火藥味十足,下游頻頻向上游發難,指控部分企業刻意營造硅料嚴重短缺的假象。
對照來看,2022年的硅料價格區間明顯高于2021年,但產業鏈相比2021年和氣了很多,這主要是由于海內外市場需求空前旺盛,對高價的接受度更高。2022年1月-10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58.2GW,同比翻番;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超440億美元,同比增長90%。相比2021年,盡管還是上游吃肉,好歹下游也喝上了湯。
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2年國內新增裝機將達85GW-100GW,全球新增裝機將達205GW-250GW。
在這輪硅料價高量缺的歷史性周期中,硅料企業無疑是光伏產業鏈上最幸福的一環。2022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營收首度突破千億大關,歸母凈利潤實現2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倍和2.7倍,取代隆基綠能(601012.SH)成為最賺錢光伏企業。協鑫科技前三季度光伏材料業務利潤約127億元。
作者:江帆 來源:財經十一人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