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ESA 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2023年一季度,國內共發布480個電力儲能項目(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儲能規模共計103.6GW。其中,新型儲能項目規模合計41.4GW/92.1GWh,運行項目規模2.9GW/6.0GWh,功率規模同比增長1178%,環比下降52%。
圖1. 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
根據CNESA 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2023年一季度,國內共發布480個電力儲能項目(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儲能規模共計103.6GW。其中,新型儲能項目規模合計41.4GW/92.1GWh,運行項目規模2.9GW/6.0GWh,功率規模同比增長1178%,環比下降52%。
圖1. 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規模(2023.Q1)
一、新型儲能項目分布情況
28省發布新型儲能項目,山西儲能規模領先各省
從區域分布上看,一季度,新增新型儲能項目(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主要分布在山西、寧夏、山東、河南、新疆等28個省份。山西儲能規模達11.9GW/21.0GWh,居全國之首,它也是唯一一個功率規模突破10GW,能量規模突破20GWh的省份,從而帶動了整個華北地區成為一季度全國儲能規模占比最大的區域市場。
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則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寧夏、湖北、新疆、廣東等21個省份,內蒙古投運規模達980MW/1939MWh,因其21年保障性并網集中式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陸續在22年底和23年初投運,使其占據一季度各省新型儲能項目投運規模的榜首。
圖 2. 中國新增新型儲能項目功率規模排名前十省份(2023.Q1)單位:GW
圖 3. 中國新增新型儲能項目地區分布(2023.Q1)MW%
圖 4. 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功率規模排名前十省份(2023.Q1)單位:GW
“大儲”仍是主流,獨立儲能和新能源配儲并重
從應用分布上看,一季度,新增新型儲能項目(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中,“大儲”依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源側和網側項目儲能規模合計占比超90%。而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中,獨立儲能和新能源配儲的功率規模幾乎持平,達1.4GW左右,前者項目主要分布在寧夏、安徽、山東等地,后者項目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用戶側,雖然規模體量上不及“大儲”,但對于一些高耗能用戶來說,儲能的價值逐漸凸顯,項目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一季度,僅江蘇和廣東兩省備案的用戶側儲能項目已達70余個。
圖 5. 中國新增新型儲能項目應用分布(2023.Q1)MW%
圖 6. 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應用分布(2023.Q1)MW%
作者:陳靜 來源: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陳靜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