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跨界”成為記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個年度關鍵詞。根據不完全統計,多達90家以上的A股企業在這一年里宣布跨界光伏產業,從上游到下游皆有之。
然而,一年之后,風云突變。當二級市場對于光伏概念不再敏感,疊加產業“內卷”加劇壓得一部分跨界者們難以喘息,延后、退出,失意者相繼浮現,只剩雁過留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盡管今年依然新增跨界者,但數量較去年大幅減少。此外,面對新的競爭形勢,在陣陣“雷聲”中,部分跨界企業正在做出新的決策。
為何不香了
12月13日晚間,國晟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回全福,時任財務總監張永勝收到北京證監局警示函。國晟科技前身為國內園林綠化頭部企業乾景園林,該公司亦是2022年宣布跨界光伏的積極者。
不同于其他企業只通過項目投資來進入光伏賽道,乾景園林還選擇“賣身”——一方面,該公司原實際控制人回全福、楊靜轉讓股份于國晟能源,另一方面也發布定增投資異質結電池、組件項目。雙管齊下后,乾景園林于今年11月變更證券簡稱。然而,其在今年8月終止了2022年度用于投資異質結電池、組件的定增事項,改道啟動2023年度定增,募集資金則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8月份對于跨界者們來說是一個不友好的月份。這個月里,皇氏集團、樂通股份相繼對此前大張旗鼓布局的光伏業務發起撤退信號。
先是皇氏集團一紙公告,出讓了負責TOPCon電池業務公司安徽綠能的控制權,對外稱“未來發展重點在聚焦主業”。這家在2022年備受市場關注的跨界明星,留下一地雞毛: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潤陷入虧損,短期借款以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超過19億元,面臨一定的償債壓力。
再有樂通股份宣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并大幅減少對異質結電池項目的投資規模,投資金額由1億元縮至1250萬元。
事實上,乾景園林、皇氏集團、樂通股份在光伏項目投資上的“變奏”,只是今年一部分跨界者們調轉船頭的縮影。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還有奧維通信、正邦科技宣告終止重大投資事項,另有沐邦高科、江蘇陽光等調整投資規模。
一位光伏產業資深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新進入光伏產業的企業而言,跨界意味著需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極大投入。此外,技術也存在一定的門檻。“雖然不少跨界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N型賽道,投資新產能、新技術,但今年的競爭形勢完全超出了市場預期。”
在下游組件端,N型組件和P型組件價差縮減,則直接反映了眼下光伏產業殘酷的競爭格局。以今年11月國家能源集團物資公司組件集采招標項目為例,其公示的投標價格中N型和P型組件差價僅為0.021元/W。“這類價格對于跨界者而言,難以具備盈利空間!鄙鲜鋈耸勘硎,“很多新增的N型電池、組件產能,特別是TOPCon產能,可能陷入投產及虧損的境地,這使得新進入者不得不調整投資節奏,亦或是干脆退出。”
最后的希望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到,縱觀今年跨界而來的企業,它們在電池技術路線上的方向,大多指向異質結,甚至鈣鈦礦。
12月12日,安徽宣城,華民股份控股子公司鴻暉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年產10GW異質結電池專用單晶硅片項目點火投產儀式舉行。據該公司介紹,鴻暉新能源異質結硅片項目整體產能為10GW,項目分兩期實施,一、二期產能分別為5GW。本次投產的為一期項目,投產后開始量產爬坡,預計明年3月達產。
無獨有偶,12月13日,江蘇南通,通州區璉升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暨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據悉,該異質結電池項目總投資70億元,分三期建設,一期預計2024年8月建成投產,整體項目預計2025年竣工運營。
需指出的是,璉升科技前身為三五互聯,與乾景園林類似,于今年9月份更換證券簡稱。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從去年至今40家宣布布局光伏制造端的跨界公司中,超過10家企業明確站隊異質結技術路線,另有4家企業則投入鈣鈦礦賽道中。
“相較于目前的TOPCon而言,異質結技術路線的參與者雖然不少,但是正在實現大規模量產的企業并不算多,這給了不少跨界企業用時間來爭取市場空間的機會。”上述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一眾跨界異質結的“選手”,的確出現了一些“潛力股”。
11月21日,寶馨科技發布調研活動信息稱,目前該公司投資建設的安徽懷遠一期2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產線設備已陸續進場調試,同時在有序推進懷遠二期先期2GW以及內蒙古鄂托克旗2GW光伏異質結電池及組件項目。此外,該公司還表示,此外,其正在布局“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電池研發及產業轉化研究,“目前公司團隊的‘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電池實驗室自測效率已超30%!
“經過過去幾年發展,異質結技術已經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量產和供應,近幾年異質結從設備至原材料均已實現國產化,良率不斷提升,異質結躍上主流平臺是非常快的事情,預計明年會看到一些龍頭企業進來擴產。”12月14日,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曉華在2023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表示。
實際上,對于異質結企業而言,其未來進一步搶占光伏市場份額的底氣還在于疊層技術的應用潛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自11月以來,以協鑫光電、極電光能為代表的鈣鈦礦擁躉,持續發布技術成果。最新的進展是,12月14日,協鑫光電發布,其推出的369mm×555mm鈣鈦礦疊層組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6.34%,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進行權威認證并出具正式測試報告。
可以看到,隨著鈣鈦礦技術的不斷演進,疊層電池的發展空間將進一步被打開。這或許成了跨界者們繼續堅持下去的希望。
(實習生孫晨陽對本文亦有貢獻)
作者:曹恩惠 來源:21 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