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31省市的政府報告已全部公開,對其2024年能源電力發展均做出了具體規劃。作為“十四五”計劃關鍵的一年,降碳增效,加大新能源發電規模成為了各省市的重點工作。以新能源發電規模最大的省份山東省為例,山東省計劃2024年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2000萬瓦,總量突破1億千瓦。其他新能源發電大省也計劃維持較高的新增裝機規模,例如內蒙古計劃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4000萬千瓦,新疆計劃新增裝機2000萬瓦等。
在新增規模上來看,2024年我國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回顧2023年,由于復工復產需要以及夏季高溫電力保供需求,火電發電占總發電比重提高,接近60%。但是在雙碳政策以及新能源產業發展加速的背景下,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首次超過化石能源裝機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5.7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重達到53.9%。這主要由于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的快速擴張,受雙碳政策以及全產業鏈價格下降影響,2023年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2億千瓦,占新增發電裝機總容量的比重為58.5%。
2023年新能源新增裝機規模的增長將對2024年新能源發電規模起到巨大的鋪墊作用,新能源發電規模結構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在政策加持下我國發電結構在2024年或迎來重大改變。
受政策端影響火電發電規模增速或將放緩,發電成本將增長
據中電聯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中的火電發電同比增長6.1%,占總發電量比重約60%,充分發揮了兜底的保障作用。2023年受疫后復工復產需求以及高溫天氣影響,電力保供極其重要,火電新增裝機規模同比增長也由負轉正。在此背景下,煤炭產能積極釋放。
煤炭產業由于之前的需求刺激,產能擴張較大,2023年下半年出現了供應端較為寬松的局面,也就是供過于求。因此在去年下半年煤炭價格總體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煤炭產業來到了主動去庫存的階段。這一背景雖然對煤炭產業的利潤形成一定的沖擊,但在需求端角度來看,成本有一定的降低,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火電發電的增長。
受政策端影響,今年煤價有望上行,火電發電成本或增長。近期國務院通過了《煤礦安全生產條例》,并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未來我國煤礦安全監管形勢或將進一步趨嚴,煤炭產能將收縮,供應端有望逐步收緊帶動煤炭價格上漲。除此之外,我國今年對進口煤關稅的增加將減少進口煤對我國煤價的沖擊。結合兩者來看,我國今年煤價具有上漲空間,帶動火電發電成本上漲。
此外,作為“十四五”計劃關鍵的一年,今年降碳增效成為了化石能源的主旋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在大部分的省市政府報告計劃中被提及,結合《煤礦安全生產條例》的發布,今年煤炭企業的低碳轉型將成為主旋律。
總的來看,受煤價以及政策影響,今年我國火電發電將繼續保持兜底保障作用,規模增長將逐步放緩。
今年夏季受氣候影響有望迎來強降水,將帶動水電發電
受極端天氣影響,2023年我國水電發電同比下降5.6%。2023年上半年由于水庫蓄水不足以及降水量較少,導致去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22.9%。
雖然去年水電發電同比走負,但全年總裝機規模仍保持了1.8%的正增長,并且水電投資同比增長13.7%。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由于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24年夏季我國南方可能出現持續的強降雨,這將與去年的狀況截然相反,有望帶動水電發電同比增長迅速擴大,水電發電規模比重或將提高。
海上風電加速發展有望進一步推動風電發電規模
2023年我國風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增長7小時,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約4.4億千瓦,同比增長20.7%,發電規模達4.4億千瓦。
2024年我國風電有望繼續維持較高發展增速,海上風電項目或成重要推動力。此前我國風電發電主要以陸上風電為主,海上風電僅占比10%。而今年開年以來海上風電項目的不斷推進有望提高我國海上風電的比重。例如申能海南CZ2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其規劃總容量達1.2GW。亦或是國家電投大連市花園口Ⅰ海上風電項目、國家能源集團江門川島二0.4GW海風項目等等。
對此《華夏時報》采訪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也被告知,2024年是海上風電裝機的大年,隨著海上風電的風機價格,以及安裝費用的快速下降,2024海上風電的裝機量有望快速增長。并且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預計2024年海上風電裝機量有望超過10GW。
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有望帶動光伏發電“厚積薄發”
2023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為220GW,同比增幅達到151.69%,然而光伏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卻同比降低54小時。光伏新增裝機創歷史的增速除去能源轉型發展的因素外,光伏產業價格戰致使的由硅料傳導至整個產業鏈價格的下行也極大的推動了這一效果。價格的下行以及光伏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致使裝機規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擴張增速。
截至2023年12月,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累計約6.1億千瓦,在這基礎下今年我國光伏發電規模增速有望創新高。除此之外,從各省市政府報告計劃中也能看到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仍有較大空間。例如光伏發電的大省山東、河北以及新疆,分別計劃在2024年新增新能源裝機2000萬瓦、1500萬瓦以及2000萬瓦。
除去計劃外,目前已有多個省份發布其具體光伏項目。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發布了《關于下達2024年省重大項目名單的通知》,其中共包含16個光伏項目,包括省重大實施類項目名單14個以及省重大準備類項目名單2個。河北發改委發布的2024年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光伏項目就包含14個,裝機規模約7GW。
總體來看今年光伏發電規模在“厚積薄發”的效果下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隨著未來新能源電力市場交易規模的擴大,將更進一步的刺激光伏發電供應端的產能。目前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平均已經降到0.3元/KWh以下,已經接近于火力發電成本,光伏發電的需求端將迎來進一步增長。
火電裝機占總裝機比重將降至37%,“十四五”計劃中新能源發電規模有望超過火電
2024年火電發電占比60%的局面或不復存在,新能源發電規模總量有望在“十四五”計劃中超過化石能源發電規模。中電聯在《2023-202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預測,到202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預計達到32.5億千瓦,同比增長12%左右。其中火電14.6億千瓦,煤電12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比重降至37%。新能源發電裝機合計18.6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上升至57%左右。其中風電5.3億千瓦、太陽能發電7.8億千瓦,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規模將超過煤電裝機,占總裝機比重上升至40%左右。
同時較大的需求空間刺激供應端發電規模增長,對此中電聯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8萬億千瓦時,同比2023年增長6%左右。并且預計2024年全國統調最高用電負荷14.5億千瓦,比2023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
作者:谷碩 來源:鈦媒體APP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