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埃菲社5月6日報道,中國去年在全球光伏組件制造投資中獨占80%,而且考慮到中國光伏產業無與倫比的生產價格,這種主導地位至少從現在到下一個十年之初似乎都不太可能改變。
在6日發布的一份有關清潔能源生產能力的報告中,國際能源署概述了有關全球太陽能設施制造能力的令人鼓舞的局面,這些設施是在2030年實現氣候目標所必需的。
2023年,中國占清潔技術(光伏、風能、綠氫、熱泵等)整體生產投資的四分之三。
實際上,這低于中國在2022年所占據的85%,這是因為在去年全球范圍內70%的漲幅中,美國和歐盟的增長占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在電池領域,這兩個地區在該領域的投入相比2022年增長了兩倍。
在全球范圍內,對電池生產的投入達1100億美元,同比增長60%,而對光伏組件的投入達800億美元,比2022年增長一倍多。
光伏太陽能是生產地域集中度最高的清潔技術,2023年全球總產能的80%以上來自中國。
而且,盡管國際能源署認為從現在到2030年,美國和印度的份額將略有增加,但這很難改變中國的相對權重,屆時中國將繼續占略低于80%的份額。
電池制造方面的現狀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占比超過80%,而美國和歐盟各占5%。
不平衡的情況在電解裝置工廠投資方面沒有那么明顯,電解裝置是獲取綠氫的必要工具。但即便如此,中國所占比例仍接近60%。
在風力渦輪機領域,產能集中在中國的程度可能會繼續加強,目前中國所占份額已超過60%,并將在下一個十年之初接近70%。(編譯/蘇佳維)
作者: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