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1-4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今年1-4月全國新增太陽能發電6011萬千瓦,即60.11GW。在電力系統新增裝機中,太陽能發電達到2/3以上。
《投資快報》記者留意到,從4月數據來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4.37GW,同比降幅約為1.91%,今年連續兩個月同比下滑。
國內光伏下游需求顯著回升
5月2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1-4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7億千瓦,同比增長52.4%。其中,今年1-4月太陽能累計新增裝機60.11GW,同比增長24.43%。
從單月表現上看,今年4月全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為14.37GW,較去年同期減少1.91%。與三月份的表現相比,4月國內光伏下游需求顯著回升但還不及去年同期。而今年以來除了1-2月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去年大增之外,3月和4月的單月表現均有所遜色。
有市場分析指出在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行的影響下,部分電力投資企業帶有觀望情緒,或提出較為嚴苛的調價方案,影響組件企業供貨的積極性,導致之前中標的項目進度不及預期。隨著工信部、國家能源局應對措施的出臺和落地,在政府部門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下,光伏產業鏈價格將更加科學、理性。國家能源局5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4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伴隨全國用電需求的持續增長,預計全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還將穩中有升。
光伏行業打響“淘汰賽”
5月17日下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產業鏈價格自2023年下半年起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公司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在此背景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開“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優化光伏制造行業管理政策對行業產能建設的指導作用,提升關鍵技術指標;規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政策,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適應光伏技術迭代速度快的特點,建立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鼓勵行業兼并重組,暢通市場退出機制;加強對低于成本價格銷售惡性競爭的打擊力度;保障國內光伏市場穩定增長,探索通過示范項目支持先進技術應用,轉變低價中標局面等相關目標及要求。
受消息影響,光伏設備板塊個股近日均出現較大漲幅。對于此次會議鼓勵兼并重組,市場預計光伏行業“淘汰賽”打響。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認為,下一步光伏行業需加強行業內部整合,通過股份收購、購買資產、交叉換股等多種重組方式加快光伏行業之間的并購重組,提升行業集中度,降低經營成本,減少不必要的價格內耗戰。此外,在對行業整體梳理方面,管理層需要通過窗口指導、協會協調等方式提升行業的經營效率。
業內普遍認為,作為行業協會首次建議規范產能擴充,反映出行業有決心控制產能供應,推動市場健康發展,推動行業供需改善,目前企業盈利或已見底。
硅料價格止跌
從本周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光伏產業鏈價格還處于低位運行的態勢中。
5月22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雖然本周多晶硅料價格止跌企穩,但P型硅料和N型顆粒硅的平均成交價格已經跌破4萬元/噸。
具體而言,本周N型棒狀硅成交價格區間為4.00-4.5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30萬元/噸,環比持平。P型致密料成交價格區間為3.40-3.9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73萬元/噸,環比持平。N/P棒狀硅價差為0.44萬元/噸。此外,N型顆粒硅成交價格區間為3.70-3.9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75萬元/噸,環比持平。
就簽單情況來看,本周N型棒狀硅有2家企業有成交,P型棒狀硅有2家企業有成交。對此,硅業分會稱近一周多晶硅企業新增成交量較為有限,多以執行前期訂單為主,暫未出現規模性降價新簽單情況。
鑒于當前多晶硅價格已低于部分企業現金成本而工業硅價格有上漲可能,意味著企業“銷量越高虧損越多”,多家硅料廠商開始檢修,對應5月硅料產量預期下降0.5萬噸-1萬噸,6月有更多企業計劃陸續推進檢修(包括部分頭部企業),產能出清加速,市場供需形勢得以改善。有觀點認為進入第三季度后,硅料企業盈利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5月20日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光伏市場需求保持增速,不應該對未來感到悲觀。盡管產業周期會在短時間出現波動,但未來也會迎來再平衡。
作者: 來源:投資快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