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企業“出海”正逐步加速,從“產品走出去”到“產能走出去”,企業家們正尋求未來新的增長點。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GW級光伏應用市場達到32個,2024年-2025年將分別增加到39個和53個。投資快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北美、歐洲、東南亞三個區域已投產的組件產能已達到159.4GW,到2027年預計將達到273GW。其中,中國企業在海外已投產的組件產能約為55.4GW,占比約34.7%。然而,隨著全球光伏市場的快速擴張,供應鏈韌性和對中國依賴的擔憂也在歐美各國中逐漸升溫。
突圍東南亞
從光伏產業鏈產能來看,東南亞無疑是中國光伏企業出海最早的區域。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東南亞光伏組件總產能已達到93.2GW,電池片產能為69.6GW,硅片產能為34.2GW,多晶硅產能為8.2萬噸。其中,中國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的產能占據顯著地位,組件產能總計約50GW,占比高達53.6%。此外,電池片產能約45GW,硅片產能約27GW。
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如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阿特斯、中盛光電等已在東南亞建立了硅片、電池、組件的一體化產能。
然而直到今年5月中旬,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對進口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硅光伏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模塊)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對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模塊)加征關稅。
當地時間6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通過了東南亞四國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關于損害的初步裁定。
對于中國光伏企業而言,東南亞四國一直是輸美產品的重要“基地”,而在今年上半年相關貿易政策出現密集變化后,許多頭部光伏廠商在東南亞布局的工廠都傳出停工、停產的消息。
由于存在追溯的可能性,終裁結果發布之前,我國企業通過東南亞地區產線對美銷售電池組件態度將趨于謹慎,但可以明確的是中國光伏企業調轉出海“航向”已是大勢所趨。
挺進“中東”
在此背景下,將東南亞產能向其他區域轉移就成為解決中國光伏企業出海的關鍵“抓手”。
而近年來中東地區與中國之間的戰略合作日益緊密,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這就給了中國新能源企業轉移產能重塑“出!睒屑~的機遇。
7月16日,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沙特投資基金”)宣布分別與三家中國企業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以推動沙特可再生能源設備和零部件本地化生產。
據了解,沙特投資基金全資子公司可再生能源本地化公司聯合沙特愿景工業公司分別與遠景科技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進行風機及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與晶科能源全資子公司晶科中東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在沙特建設并運營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與TCL中環成立的合資公司則將致力于光伏晶體晶片在沙特的本地化生產。
TCL中環表示,三方約定在沙特成立合資公司建設年產20GW光伏晶體晶片工廠,總投資額預計約為20.8億美元。中東項目將充分發揮公司在新能源光伏領域長期積累的技術、智能制造和運營管理等優勢,依托沙特投資基金的國家戰略職能和政府資源,以及沙特愿景工業公司及其股東方的區域資源、產業投資經驗和本地化經驗,在沙特建立技術領先的光伏產業鏈,打造中東地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綠色能源產業標桿,共同推動中東地區能源轉型。
晶科能源也表示,三方成立的合資企業將在沙特設置并運營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預計總投資額近10億美元,資金來源合資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項目的具體生產計劃和進度將視市場情況而定。正式投產后預計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年產能將分別達到10GW,或將成為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行業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迄今為止晶科能源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
晶科能源相關負責人稱,上述沙特工廠將是公司設備最先進、數字化程度最高、效率最優的海外工廠。隨著本地制造和供應鏈的實現,晶科能源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在沙特和中東地區的市占率。據了解,晶科能源2023年在中東地區的市占率超過50%,其中在沙特更是超過了70%。
此外,據陽光電源7月16日消息,公司與沙特ALGIHAZ成功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容量為7.8GWh。該項目預計2024年開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網運行,將有效提高沙特電網穩定性和可靠性。
同時,以光伏支架為代表的輔材企業也在積極布局中東。
2024年5月,中信博與沙特工業城市和技術區管理局簽訂土地租賃協議,將建設3GW光伏支架工廠,建成后可在當地具備10GW交付能力。此前,振江股份也計劃在沙特投資建設光伏支架工廠,初期年產能3GW,未來可擴展至5GW。
從簽大單到建工廠,硅料、硅片、電池、組件、支架、電站建設等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全方位的合作,一體化布局,表明中國光伏產業鏈正在集體“出海”中東市場。
組件廠進軍美國本土
近年來,越來越多頭部光伏企業已啟動在美光伏組件產能的布局,并且大部分產線預計將于2024年至2025年陸續投產。
比如,隆基綠能與美國清潔能源開發商Invenergy合作,在美國俄亥俄州的5GW光伏組件合資工廠已于2024年一季度實現投產。天合光能在美國有5GW組件在建產能,預計將于2024年投產。
天合光能宣布將斥資2億美元(約合14.58億元人民幣),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威爾默建造太陽能光伏生產廠。該廠將使用在美國和歐洲采購的多晶硅年產約5GW組件,預計2024年投產,建成后預計將為當地提供1500個工作崗位。
晶澳科技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2GW的光伏組件產能,預計2023年四季度投入運營,可創造600多個新崗位。
在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看來,此次美國對東南亞的光伏“雙反”政策,其核心目的在于打擊中國光伏產業,并逼迫光伏企業在美國建廠!暗夥袠I是個完整的產業鏈,并不能通過引進幾家企業就可以實現逆襲。同時,近年來光伏行業競爭激烈,現有企業產品價格已接近成本線,光伏行業正處于行業出清階段。去美國建廠會加大建設成本,從長遠來看利潤空間或將有限!
作者: 來源:投資快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