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Interaksyon”網站13日報道稱,菲律賓能源部門近日和3家企業達成了大型浮動太陽能項目運營合同。根據該合同,位于馬尼拉東南部、占地9.1萬公頃的拉古納湖將在2000公頃的水面上建設3個浮動太陽能項目,為拉古納地區和首都供電。當地漁民擔心該項目會影響環境和他們的生計。
據報道,拉古納湖是該國最大的淡水魚產地之一。菲律賓全國小漁民組織聯合會副主席阿蘭布羅稱,他們擔心浮動太陽能項目可能影響到8000多名漁民,其中包括2000名從事水產養殖業的人。阿蘭布羅說,“浮動太陽能發電場可能會進一步縮小漁場面積,過去的開發項目已減少了漁場面積”。他強調,該組織漁民擔心,若在強臺風和水位上升期間,太陽能板失去束縛,會對社區構成危險,還可能阻礙船只通行,摧毀碼頭。
據負責拉古納湖地區保護、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的政府機構拉古納湖開發局可再生能源項目協調員介紹,政府“不希望在太陽能項目啟動時讓漁民流離失所”。
報道稱,菲律賓是一個由7000多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受制于有限的土地資源,該國正在努力實現2040年一半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而2021年這一比例僅為20%。對菲律賓來說,向可再生能源轉型變得越來越緊迫。根據智庫的一份能源分析報告,該國目前是東南亞最依賴煤炭的國家之一,2023年約62%的電力生產由化石燃料提供。
與陸地上的傳統太陽能發電場不同,浮動光伏發電(即安裝在水庫、池塘和近海水域的太陽能電池板)對于土地稀缺、人口密度高、依賴化石燃料的國家來說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與陸地發電廠相比,浮動太陽能項目成本效益更高,它利用水來幫助冷卻太陽能電池板,從而提高設施效率,且不需要占用土地,可使節約的土地用于農業等其他領域。
作者:樊 帆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