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道 據尼日利亞《衛報》網站9月2日報道,中國強調有必要將非洲納入全球綠色轉型進程,以有效應對環境和氣候挑戰。中國官員9月2日在北京舉行的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吹風會上作出了上述表示。
出席吹風會的官員包括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開放司司長徐建平、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四局局長王赫明等。
中國官員表示,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時代的選擇,也為中非合作帶來新機遇。
有官員提到:“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報告,過去10年,非洲僅占全球綠色能源投資的2%!
中國官員稱,為了有效應對緊迫的環境和氣候挑戰,必須將非洲納入全球綠色轉型進程。
他們稱贊中非合作促成了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和“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成立。
據這些官員說,自2020年11月正式成立以來,中非環境合作中心推進了有關“中非綠色使者計劃”和“中非綠色創新計劃”的合作。
報道說,中非環境合作中心還加強了環境政策交流與對話,加強了環境問題聯合研究。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綠色聯盟)是在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由中外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成立的。
中國官員表示,依靠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和綠色聯盟等平臺,中國和非洲國家在綠色發展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他們提到了中非環境合作中心發揮的作用,包括開展對話與交流,重點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成果,以及開展中非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對話。
他們說,截至8月,綠色聯盟已經吸引了來自一些國家的17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其中包括7個非洲國家的生態環境管理部門。
他們說,合作伙伴們舉行了近百場高級別對話活動,比如舉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
中方介紹,他們開展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聯合研究,發布《“一帶一路”項目綠色發展指南》《“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案例報告》等近30份研究報告,分享“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和實踐。
中方稱,這為中國和非洲國家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等相關方推動和參與綠色“一帶一路”提供了政策建議。
他們進一步提到,這將促進國際交流,推動“為大自然發聲”——中非環境保護媒體行動及其他項目開展。
此外,全非新聞網9月2日報道,“itel能源”公司運營主管洛根·寧馬(音)表示,尼日利亞面臨的能源挑戰是可以克服的。
寧馬認為,克服這個挑戰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目前中國專家正在采取措施為尼日利亞提供幫助。
報道說,他日前在拉各斯舉辦的公司品牌發布會上說:“我們相信,尼日利亞能源行業將發生重大變化!
“itel著眼于本地化,可以觸及非洲地區許多家庭。我們已在30多個國家銷售產品,并反復測試我們的能源解決方案。”他說。
他表示,未來五年,該公司的能源方案將在尼日利亞能源行業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數以百萬計的家庭提供清潔、可靠的能源。
他稱,“我們的目標是大幅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為尼日利亞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編譯/劉宗亞 郭駿)
作者: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