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國能建氫能產業發展大會暨氫能研究院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出席會議并為中國能建氫能院研究院揭牌和氫能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頒發聘任證書。中國能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吳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執行局副主任、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蘇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史立山為大會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郭烈錦和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劉世宇在會上作報告。會議由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氫能研究院院長李京光主持。
大家紛紛表示,當前,氫能正式納入我國能源體系,中國能建及時組建氫能研究院,不僅下好了氫基能源先手棋,還將要練好科技創新基本功、打好能源化工組合拳。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吳云在會上指出,組建氫能研究院,是中國能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發改委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響應國資委“氫能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資央企“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也是中國能建聚焦“30·60”系統解決方案“一個中心”和綜合儲能、一體化氫能“兩個支撐點”,主動作為聚焦國家戰新產業,推動氫能領域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邁出的重要一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在致辭中表示,氫能產業的發展對于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的能源轉型和環境保護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和能源結構的深刻變革,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能源載體,正逐漸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史立山在致辭中表示,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單位,在氫能領域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其在中國氫能產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中國能建氫能研究院的成立,再次表明中國能建堅定不移發展氫能的決心。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氫能研究院院長李京光在會上介紹了氫能研究院的成立背景、發展目標以及未來工作重點。他表示,氫能研究院作為統籌引領中國能建氫能科技創新的主體,圍繞氫能全產業鏈,將打造科技研發、技術應用、合作交流、人才培養“四大平臺”。并聚焦氫能產業卡脖子環節、工程項目增值創效環節、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工程項目急需技術“兩環節兩技術”,打造源網荷氫一體化、氫電耦合系統化、氫基化工綠色化、應用場景多元化、多能互補融合化的具有能建特色的國際一流氫能研究院。
會上,宋海良和杜祥琬共同為“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氫能院研究院”揭牌,并為郭烈錦、徐春明、陳克復、蔣劍春、熊宇杰、劉世宇、史翊翔頒發了專家聘任證書。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與氫能研究院簽訂了氫能技術創新聯合體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將共同推動氫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促進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
會議還發布了最新的氫能產業研究成果——《可再生能源制氫發展現狀與路徑研究報告2024》。該報告系統梳理了可再生能源制氫領域產業政策與技術裝備發展現狀,深入剖析了可再生能源制氫的基本原理、技術路線以及關鍵設備,詳細闡述了可再生能源制氫在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并提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制氫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意見建議。該報告是中國能建氫能實踐的重要成果,旨在傳播“創新、綠色、數智、融合”核心發展理念,不僅是對當前可再生能源制氫領域的一次系統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一次深刻洞察。(記者李欣智 見習記者周瀟)
作者: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