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國家能源局9月12日發布《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具體發展指標為: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達到250億千瓦時。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并網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光熱發電總裝機容量100萬千?偼顿Y需求約2500億元。
點評:
1、國內光伏總裝機目標三次上調,為對沖國外市場需求增速大幅放緩風險。
2、并網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系統成為發展之重。
3、歐盟反傾銷立案調查成達摩克里斯之劍。
4、維持光伏行業“中性”評級
光伏產品價格的暴跌使得光伏產業鏈上、中游企業生存異常艱難,目前光伏產品價格依然在底部徘徊,還不斷出現小幅下跌,這對下游光伏電站建設企業起到大幅降低成本的作用。同時,由于之前中國光伏裝機基數較低,“十二五”光伏裝機目標的上調產生的新增需求只能彌補一部分國際需求的下降,可以解決目前國內光伏行業的燃眉之急,但尚不足以對接國內光伏產品巨大的產能,行業景氣度回升取決于政府后續的具體措施,以及歐盟、美國對國內光伏產品的貿易政策,尤其是歐盟反傾銷的立案調查,因此目前維持光伏行業“中性”評級。
“十二五”規劃對光伏公司形成利好,可謹慎關注風險相對較小的個股:陽光電源(300274),光伏逆變器龍頭,無論是集中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系統逆變,均受益;拓日新能(002218),受益于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系統,業績也有支撐;晶盛機電(300316),通過不斷提高產品單晶爐等技術附加值提升競爭力;超日太陽(002506),積極拓展海外電站業務,訂單不斷,通過美國ETL認證證書有效避開美國雙反,業績改善預期增強。
5、風險提示:
國內光伏后續政策力度不夠;歐盟裁定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