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國內光伏企業忙于應對不久前歐盟發起的反傾銷調查之時,歐洲光伏業再燃戰火。昨天下午,以Solar World為首的歐洲光伏制造商聯盟(EU ProSun)在官網上發布聲明,稱已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開展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補貼調查。
事實上,早先也同樣是歐洲光伏制造商聯盟7月份的一紙訴狀,使得歐盟發動了迄今為止對華的最大一筆貿易訴訟。9月6日正式發動的這項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超過了200億美元。
最新聲明表示,此次對歐盟提起的申請并不同于此前的反傾銷申請,著重要求歐盟發起對中國政府采取的支持政策方面。
“大量的補貼和政府介入的刺激作用,使得中國的光伏企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甚至達到了國內需求的20多倍、近乎全球對光伏產品需求的2倍。這樣一來,90%的中國光伏產品都必將出口。”歐洲光伏制造商聯盟在昨天的聲明中表示。
根據歐盟相關流程,歐盟將在45天內決定是否就此發起調查。
“一般來說,有企業提出申請,經過考察后歐盟是有責任發起調查的。”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表示,“反傾銷調查針對的是企業個體,而反補貼調查則針對政府的產業政策,這會對國內光伏產業帶來更大挑戰。”
盡管此前中歐雙方針對反傾銷調查所采取的磋商不斷傳來積極信號,王勇表示歐洲企業的此番舉動表明了它們在阻止中國光伏產品進一步進軍歐洲市場的決心,“歐洲企業的目的很明確,經歷金融危機后,它們發現來自中國光伏產品的競爭變得越來越不可忽視。”
王勇同時建議,中方在根據WTO和歐盟的反補貼貿易法規對自身的政策作出調整的同時,也可采取適當反擊,用相應的調查手段來遏制對方,“而這也將為咱們國內的光伏企業重新謀劃自己的產業出路提供很好的思考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