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困境的第一大光伏巨頭獲得政府救助。昨天,記者從尚德和無錫政府證實到,27日,無錫市市長朱克江率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前往召開市政府現場辦公會,宣布成立穩定尚德發展領導小組和協調服務小組,協調落實明確相關銀行優化對尚德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等。
這意味著,在國內光伏第一巨頭尚德采取減產等自救措施后,當地政府介入救助尚德。尚德是當地的就業和納稅大戶,僅稍早的減產計劃,就涉及員工約1500名。
27日,無錫市市長朱克江表示:“市政府將調動相關資源力挺尚德、力挺光伏!”記者了解到,無錫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服務小組,會加強對企業運營要素的協調和現場服務,全力保障企業經營穩定有序進行。
據介紹,這些組織的主要工作,包括協調落實明確相關銀行優化對尚德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并積極呼吁國家和省相關方面早日出臺有效支持光伏產業走出困境的措施政策,特別是加大國內市場培育力度,加快光伏應用推廣,努力改變單一依靠國外市場的被動局面;幫助企業組織研究內部改善經營管理的一攬子措施,優化生產布局等瘦身計劃的落實,努力增強行業造血功能,積極謀求行業長遠發展之策。
記者了解到,無錫市近期將就扶持光伏產業應對當前困難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并對骨干企業實行“一企一策”。
救還是不救觀點不一
地方政府介入救助光伏企業,尚德并非第一個。之前,江西新余市政府介入救助賽維,賽維也是國內光伏巨頭之一。
對于地方介入救助企業,業內觀點不一。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敏持支持態度,他認為,包括下游企業都在觀望政府對光伏行業的態度,政府介入扶持這些企業表明了政府的態度。其實美歐洲以及印度都在扶持本國的相關產業。
不過,也有人士不認可這樣的做法。同樣位居國內光伏前列的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在目前行業環境下,部分企業不行了,就應該去破產,被兼并,但現在地方政府介入,結果企業都不去求創新發展,而是爭取政府資源、爭取銀行資源,企業發展不是靠企業競爭力,而是靠這些,這是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