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美國商務部作出終裁,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將對從中國進口太陽能板與太陽能電池產品征收34%至47%的關稅。
10月8日,歐盟公布反傾銷立案的中國應訴企業名單。此次抽樣調查企業總共134家,其中6家為強制應訴企業,包括英利、尚德、賽維、錦州陽光、晶澳和旺能光電。
9月6日 歐盟正式發出通知,將啟動對華光伏太陽能產品反傾銷調查,范圍包括晶體硅光伏組件、電池片和硅片。
9月4日 商務部致電英利,通報中方已收到歐盟光伏案照會,并召集英利與尚德、天合、阿特斯這 4家光伏企業的代表和反傾銷律師,于9月4日舉行緊急會議商議對策。
8月31日 歐盟已向中國駐歐盟使團發出照會,稱將對中國企業出口歐洲的太陽能電池及其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
8月30日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國與德國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光伏產業的有關問題,避免反傾銷,進而加強合作。
8月20日 商務部網站上公布了關于對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貿易壁壘調查的最終結論,認定美國存在至少6項違反WTO相關補貼規定,商務部將依法采取相關措施,要求美國取消對中國出口的限制。與此同時,中國商務部已經接收由保利協鑫旗下江蘇中能提出的“對歐、美、韓多晶硅雙反調查”的申請,涉及金額達幾十億歐元。
8月17日 商務部受理了中國企業對歐盟多晶硅企業的雙反申請,并將在一個月后宣布是否立案。
8月3日 商務部緊急召見了英利、尚德、天合和阿特斯等中國光伏企業四大巨頭入京,共商對策。四巨頭提交《關于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實施反傾銷調查將重創我國產業的緊急報告》,該《報告》呼吁,在歐盟反傾銷立案調查進入45天倒計時之際,我國政府、行業、企業應“三位一體”積極應對,制定反制措施。
8月1日 四家光伏企業準備在8月2日停工1小時,抗議SolarWorldAG等企業此前向歐盟所提的對中國產太陽能板征收反傾銷稅的要求。不過,這一計劃在8月1日深夜被臨時叫停。
7月26日 中國光伏發電促進聯盟在北京發布《聯合聲明》,呼吁歐盟慎重考慮對華發起反傾銷調查,同時正式請求中國政府盡快采取積極措施,以維護國內光伏企業的合法權益。
7月25日 歐洲光伏電池制造商向歐盟委員會提起了一項秘密申訴,指控中國光伏電池企業在歐洲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產品。
7月24日 德國企業Solar World等公司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申訴,要求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歐盟在接受幾家本土光伏組件企業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申請之后,宣布將于9月6日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
5月18日 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傾銷稅率,這是中國清潔能源產品在國外遭受的第一起貿易救濟調查。
3月20日 美國商務部作出裁決,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2.9%-4.73%的臨時性反補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