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太陽能電池產業1994-2004年10年里增長了17倍,當時太陽能電池生產主要分布在日本、歐洲和美國。隨即各國各地區光伏鼓勵政策的施行,臺灣光伏市場也迅速崛起,07年臺灣企業產量甚至達到545MWp,占全球12.74%,晉升為全球第四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地。
在全球光伏產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特別是晶硅電池之間的貿易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臺灣也有眾多企業專注于非晶硅、薄膜領域,尋找突圍的大方向。以下為臺灣島內15家太陽能薄膜企業簡要介紹,供大家參考。
富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富陽光電是由中環集團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富陽光電傳承中環集團在光儲存媒體世界第一的成就,立志成為能源產業領導廠商;富陽光電致力于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制造銷售,對于次世代的太陽電池開發亦積極投入,期許運用先進的科技及優秀的專業人才為地球未來盡一份心力
正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正峰工業創立于1975年二月。經過多年的努力,正峰工業的電動工具、庭園工具及動力產品已暢銷全球,多項產品亦榮獲經濟部頒發「臺灣精品」獎,于2005年8月26日上市,股票代號1538。九十八年七月一日變更公司名稱為正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正致力于綠色能源系統產品的發展,主攻薄膜電池領域,展望未來,正峰工業將提供綠色能源系統產品最佳的選擇。
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同(Tatung)透過子公司尚志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投資成立的太陽能科技公司, 2006年7月奉準公開發行,2007年6月簽約購買設備進入薄膜太陽能領域。目前為太陽能芯片之領導廠商。
芯片事業處:綠能科技使用各種硅材料,采用方向性固化(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鑄造技術生產多晶硅晶錠,目前公司主要生產尺寸125*125mm、156*156mm,厚度325~200μm多晶硅晶圓,另有其它特殊規格需求及單晶硅晶圓制造。2005年5月以25MW初始產能開始生產,2009年底擴充產能為360MW,預計2010年第二季將擴充產能至500MW。
薄膜事業處:綠能科技向美商應用材料公司購買整廠設備并進行技術移轉,生產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基板尺寸為G8.5,主要生產尺寸有2200*2600mm、1100*2600mm、2200*1300mm、1100*1300mm,等產品,預計2008年11月生產第一片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2009年2月量產,初期滿載年產能為45MW。
未來綠能科技將持續擴充產能,提高生產良率并與客戶建立更親密的關系,成為太陽能產品制造廠之領導廠商。
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多晶太陽能硅芯片,多晶太陽能硅晶錠,薄膜太陽能組件。
大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23日由光華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開發)太陽能事業處獨立出來,專職于太陽能生產銷售。光華開發自1988年創辦以來,即是臺灣僅有的非晶硅太陽能廠商。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經營,SINONAR品牌在國際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與知名品牌在中高階區塊之太陽能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競爭。
2007年開始以先進的非晶硅制造技術,專業量產大功率非晶硅太陽電池能板,主要供太陽能發電系統使用。
大豐的太陽能板,除了廣泛應用于各種太陽能發電系統外,各項小型電子設備,如照明、充電器、計算機、手錶、GPS、焊接面罩等,有都是小型太陽能板的應用領域。公司亦可依客戶需求作特殊規格設計,生產各種尺寸及輸出功率之太陽電池模板。
太陽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錸德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