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中國光伏企業沒預料到的是,在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自己“雙反調查”最終裁決結果后的第二天,已經破產一年多的一家名為Solyndra的美國光伏企業,將自己攪進新的訴訟。
Solyndra在美國加州北部地區的一家地方法院向中國最大的3家光伏制造企業尚德電力、英利綠色能源和天合光能提起了反壟斷訴訟。
Solyndra稱這3家公司大打價格戰并操縱產品價格,太陽能板價格在美國的售價在4年里同步下跌了75%,讓其產品無法與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競爭,以至于導致公司破產。
中方企業稱訴訟無根據
據了解,Solyndra曾是美國光伏產業的明星公司,但在2011年8月31日申請破產,1100名員工遭解雇。為了還債,Solyndra賣光了所有資產。在談到破產原因時,Solyndra將其歸咎于全球需求下降及競爭過于激烈等原因,特別是來自中國光伏同行的競爭。
Solyndra在訴訟書中指控稱,中國光伏組件制造商與中國的多晶硅生產商、金融機構和中國政府機構共同組成了卡特爾壟斷組織,使得光伏組件可以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在美國銷售。Solyndra表示,正是因為這一因素的沖擊,公司營業損失達到15億美元,不得不進入破產程序。
英利綠色能源宣傳部負責人王志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英利已經接到了被指控的通知,但是通過對訴訟文件的初步審查,認為該指控沒有事實依據,并且具有誤導性。
“經過我們的調查,Solyndra的失敗是由其自身的技術落后和經營失敗造成的,但它卻將經營不善的原因歸結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尤其是我們中國企業。對于這樣無理的控訴,我們感到很氣憤。我們高度關注事件的進展,接下來我們會努力為中國的行業正名,并將積極抗辯。”王志新說。
天合光能對外溝通經理張謐也回應稱:“Solyndra的這一訴訟是沒有根據的,訴訟對公司業務將產生何種影響尚無法估計。公司一定會積極抗訴,來捍衛自己免受毫無根據的訴訟。”
記者還致電無錫尚德,但至截稿,其相關負責人沒有接受采訪。
“這個案子非常‘扯’。”英利的總裁特別助理、法務總監陳卓對記者說,“這只能用潑臟水來形容,被卷入其中是身不由己,我們很無奈。”
陳卓強調:“從法律角度來講,通過法理的分析和對事實的判斷,我們對這個案子一點兒都不擔心,我們所擔心的是這個案子背后的政治性的因素,在美國大選的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的權利會不會在美國法院得到正確的對待和充分的尊重。Solyndra公司選擇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地方法院去起訴,也讓該案有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陳卓還向記者透露,Solyndra起訴書的寫法也比較政治化,它強調3家中國企業的串通和共謀關系,說中國的這3家企業一起到美國上市,在美國上市之后騙取美國投資人的錢,然后拿著美國投資人的錢擴充產能,再來擊垮美國公司。Solyndra實際是在制造陰謀論。并且,Solyndra指出,英利、天合、尚德3家公司都是中國新能源商會的會員,以此認定3家存在壟斷行為。
“那我們很多企業還都是世界太陽能協會的會員,是否就能以此認定我們這么多家都存在串通、壟斷行為呢?”陳卓反駁道。
案件背后有政治背景
陳卓所稱的“這個案子背后的政治性的因素”,指的是Solyndra公司的背景。
公開資料顯示,Solyndra太陽能公司位于美國加州,這家公司于2011年9月便宣告破產,1100名員工被解雇。
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Solyndra公司在美國非常有名。雖然規模很小,但Solyndra公司是作為奧巴馬樹立的新能源項目的樣板,美國媒體刊登過數次奧巴馬親自到So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