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獨家獲悉,江蘇新能源企業家朱共山有可能參與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稱“無錫尚德”)的重組。包括無錫市政府下屬企業在內的各方正在與銀行債權方商談破產重整方案。無錫方面預期的重組接盤價格約為100億元人民幣。
截至2月底的數據顯示,包括工行、農行、中行等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 此前各界曾認為無錫市政府的投融資平臺無錫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主導重整方案。
朱共山在27日晚的電話中對記者說,他“聽說過”無錫尚德的破產方案,但強調目前還沒有接盤尚德,“也沒有收到(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我的任何指令”。
近兩年來,與江西賽維、無錫尚德動輒數億美元的虧損相比,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03800.HK)(以下稱“保利協鑫”)曾一度在2011年依然保持42.75億港元的凈利潤,業績和大膽的投資理念,逐漸將其“掌門人”朱共山推至公眾的聚光燈下。
現在還沒有準確消息說明,朱共山將推動上市公司保利協鑫參與重組,完成產業鏈融合,還是借助他控制的協鑫集團旗下其他公司。
在電話采訪中,朱對記者談及他對尚德重組前景的觀察:“我堅持專業化分工,把我自己的產業鏈做到世界最強。我做多晶硅,完全可以做到全球第一,世界領先沒有任何問題,但對于電池的組件來說,一個是尚德的價值,尚德的品牌,在世界的品牌和銷售網絡,可能會被海外的投資者提起訴訟,是有風險的,是否有價值,我不敢斷言和評價。”
然而,2012年年度業績公告顯示,朱共山擔任董事會主席的保利協鑫截至2012年底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為23.26億港元,但加上融資、投資活動的現金凈流量則為“-23.67億”港元,尤其是2012年其融資活動的凈流入銳減至2011年的1/25。
保利協鑫本身并無足夠自有現金競購100億標的。其2011年末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余額是68.82億港元,而2012年末此項余額是45.15億港元。公司2012年末的資產負債率是73.79%。
協鑫集團沒有公開其所有業務板塊的財務信息,朱共山個人的其他資產項也不清晰。但該集團為最大單一股東的新能源企業中國保綠資產投資有限公司(00397.HK)過去兩年也持續虧損,并沒有積攢過多自有資金。
然而朱共山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對外界而言,他可以用神秘來形容。公開資料顯示,朱共山早年是電力科班出生,進入光伏行業之前,朱共山經營的是熱電廠。
上世紀90年代初,朱在海外注冊成立協鑫集團,以外商身份在內地找項目,其于1996年成立太倉新海康協鑫熱電有限公司,這一公司由朱共山與香港新海康航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
后者的大股東是保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香港嶸高貿易有限公司,這也是保利協鑫公司名稱的由來。用朱共山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流著央企的血液,喜歡‘國’字頭”。
保利協鑫注冊成立于2006年, 是年,保利協鑫斥資70多億收購江蘇中能60%多的股權,從上游多晶硅產業鏈進入光伏行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于2009年斥資55.64億元入股保利協鑫。外界亦將保利協鑫的擴張模式戲稱為“內倚保利,外靠中投”。
在保利協鑫中,朱共山及其家族通過一項信托收益權至2010年末共持有上市公司32.4%的股份。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顯示,朱共山以76.2億元的財富位列富豪榜第78位,其業務版圖則包括環保能源、光伏、LED光電和地產等。
“無論誰去接盤無錫尚德,這筆債務都將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上海某券商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師馬海天則表示,接手無錫尚德的企業必須具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和技術實力:“尚德的技術在業界已經比較超前,如果接手的企業沒有更先進的技術,則很難將尚德運作起來。”
保利協鑫的業務主要集中于上游硅料生產和下游電站的開發建設,其中尤以生產和銷售硅片、硅料為主。公司年報顯示,這一收入占到了保利協鑫收入的八成,無錫尚德的產業主要集中在中游,負責生產和銷售光伏電池及組件。
如若朱共山收購無錫尚德之后,加強與保利協鑫的合作,則將是產業鏈上的縱向整合。但是隨之而來又產生另外一問題:保利協鑫如何處理與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英利”)及無錫尚德的關系。
記者注意到,在無錫尚德宣布破產重整同一日,保利協鑫和另一光伏巨頭英利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未來三年將結合各自優勢,在產業鏈的各端進行全面合作,以期繼續降低成本。
英利同樣在太陽能電池組件端具有優勢。“協鑫可以給英利的電池供應商供應硅片,英利將電池片買回來后做成組件又可以將它賣給協鑫的各個電站,雙方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而不是簡單的原料采購。”英利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國內現在光伏產業主要有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多晶硅,一個是電子電池組件,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覆蓋整個產業鏈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雖然供應比較穩定,但是(如果)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的利潤比較有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師謝晨分析。
馬海天則分析:“對于(尚德的)接盤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市場需求,如果行業需求沒有復蘇,接盤的企業必須做好無錫尚德近期持續虧損的準備。”
保利協鑫2012年凈利潤也為“-35.15億港元”。對此,保利協鑫解釋稱,因階段性行業產能過剩、歐債危機和補貼調整因素及海外多晶硅向中國傾銷影響,2012年多晶硅價格持續下降,比2011年同期下滑56.4%。因此,市場需求仍將對其影響巨大。
朱共山在對2013年光伏產業的前景展望中曾稱,2013年多晶硅、電池片等價格穩中有升,各生產企業的產能利用率較去年四季度都有所提高,“市場需求在悄然回升”。
“在多晶硅價格低位運行的情況下,大部分光伏企業都已經停產,保利協鑫雖然成本控制較好,但是還是處于虧損的狀態。”李晨分析:“現在多晶硅價格回升,是因為之前部分企業停產使得現在供給減少,但是價格回暖還是取決于需求的復蘇,復蘇還需要時間。”
“一個企業倒下來,如果是一個企業真正的產能過剩,或者經營不善,倒了就倒了,如果真正有價值,企業之間應該按照市場化競爭和運作,而不是政府包辦。政府包辦,我們的制造業,產能過剩,產業的現象就很難解決。”朱共山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