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曾經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出貨商,在經歷了五年虧損后,2016年上半年艱難盈利。日前,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利”)在官方網站發布財報預報稱,2016年二季度財務業績將于2016年8月23日公布,預計二季度凈利潤率在2.5%-3.5%之間。
原標題:盈利靠搶裝債務未解除 英利光伏寒冬依舊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方彬楠 李振興
英利曾經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出貨商,在經歷了五年虧損后,2016年上半年艱難盈利。日前,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利”)在官方網站發布財報預報稱,2016年二季度財務業績將于2016年8月23日公布,預計二季度凈利潤率在2.5%-3.5%之間。
不過,業內認為,英利上半年能夠實現盈利,主要因為國內上半年光伏電站搶裝、光伏組件需求增加所致。隨著搶裝的結束,英利后期的盈利能力恐難支撐。
毛利率下滑
財報預報稱,2016年二季度,英利預計凈利潤率為2.5%-3.5%。實現盈利因為英利光伏組件出貨量(包括公司的下游光伏項目發貨)達到630MW-660MW,超過先前預計的620MW。
但是6月30日之前,光伏發電企業大規模搶裝,英利的國內銷量比重有所增加,因為國內組件價格低于國外市場,導致整體毛利率范圍在17%-19%,相對于一季度20%的毛利率略有所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英利綠色能源組件發貨量508.1MW,達到公司此前預計的480MW-510MW,實現凈利潤約7960萬元,實現了自2011年三季度以來首次盈利。
英利并沒有公布上半年具體的營收數據。英利新聞部相關負責人王志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具體的營業數據不方便透露,業績報告在8月23日公布。
“搶”來盈利
王志新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英利實現盈利的原因是市場需求強勁。“再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由于光伏行業政策變化帶來的6月30日前的搶裝潮。”王志新表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2016年上半年光伏電站出現搶裝潮,如果沒有這么大的需求,恐英利很難實現盈利”。
2016年7月1日,中國實施新的光伏電價政策,三類地區電價將在未來四年降低2-3分錢。由于政策的調整,多數發電企業在2015年底到2016年上半年搶裝,2016年上半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3GW,一些企業業績上升也比較明顯。
據了解,晶科能源單季營收達54.7億元,凈利潤達3.1億元;漢能薄膜中報實現扭虧為盈,營收同比增長50%,東方日升預計凈利潤可達4.6億-4.7億元,業績同比增長346.34%-356.05%。
“目前英利具體的利潤是多少仍無從知曉,但2.3%-3.5%的凈利潤率并不高。”林伯強表示。除了搶裝帶來的需求,海外市場也是英利實現盈利的一個因素。
“英利在新興的東南亞市場和日本市場的業績也不錯。”王志新表示,“具體數據目前也不能公布。”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一季度英利綠色能源日本出貨量增幅超過30%,占總發貨量的比重達40%,高出2015年四季度10個百分點。
作者:方彬楠 李振興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