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電池效率22.28%”——在2019 SNEC展館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的展位上,22.28%這一數字格外耀眼。6月4日,阿特斯推出高效P5多晶太陽能電池,22.28%的轉換效率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面對“平價上網”前夜降低度電成本的市場呼聲,手握多晶電池的冠軍效率,阿特斯首席商務官莊巖表示,度電成本的降低不能過度依賴硬件成本的下降。“光伏行業已經達到了規模效益,行業的垂直整合也基本達到了平衡,市場需求也實現了多元化,對補貼的依賴也實現最小化。這種情況下,市場需求端和成本都已經達到了相對平穩的狀態,硬件成本降低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而且光伏硬件成本當前在整個系統成本里的占比也在不斷降低,尤其在組件端,過去可能占到整體成本的60%,但現在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硬件環節已經觸底,那降本的路徑又該去向何處呢?
在莊巖看來,度電成本的改善首先要依賴產品性能的增加,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基于技術效率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同時提升系統集成能力,系統集成方面的研發和創新帶來的效益也將愈加明顯。“關注自己的產品如何和其他的產品進行配套使用,進而創造價值,”他指出,“當然,制造商本身的實力,包括公司產品的質量、公司信譽、投資者認可度、企業按時交付的能力以及售前售后技術支持的能力等,這些都將影響到具體項目成本。”
雖然降本勢在必行,但在莊巖的賬本里,光伏發電的成本其實已經足夠和火電相較量。“而且隨著碳交易、綠證交易的完善,火電的許多隱性成本會真正顯示出來,屆時,光伏發電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對于下一步光伏發電的發展,莊巖仍將第一影響要素歸為政策的驅動:“光伏要進一步擴大規模,第一個要素就是政策,比如由配額驅動的碳交易政策、綠證交易政策等。”此外,對于儲能技術的突破和離網市場的開拓,莊巖也充滿希望。“多管齊下,光伏發電就能實現更高的市場滲透率。”
雖然對國內市場充滿希望,但莊巖也深信“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目前阿特斯在中國的業務占總業務量的10-20%,海外業務占80-90%左右。可能在同行眼里,阿特斯是一家穩健、低調的公司,但我們在海外市場其實非常有”進取心”。截至目前,阿特斯在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建了很多工廠,開發電站價值達到15億元。阿特斯還是第一個進入巴西的光伏企業,由于比競爭對手提前了近三年,現在我們在巴西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60%,而且建立了強大的品牌效應,同時由于提前布局,我們能夠在擴展市場的同時也保證價格,不打價格戰。”
“阿特斯堅持的全球化健康發展戰略不會因為局部市場的起伏而改變,全球化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不變”的是全球化的視野,改變的是不同發展機遇下的策略。莊巖指出:“一直以來,阿特斯在不同的市場和地區設立本地化的銷售團隊,不斷細化渠道并加深渠道深度,利用對市場的渠道分析,進行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差異化定位,在美國、日本等高價市場,也能做得很好。例如日本光伏市場已逐步從有補貼向自發自用的方向轉化,為適應這一趨勢,阿特斯不僅要實現大量出貨,更需要進一步深化加強全套解決方案的商業模式。日本光伏市場上住宅和小型工商業屋頂項目業務大約占光伏市場總量的30%左右。松下、東芝、夏普等日本本土品牌都是日本光伏市場的主力軍。但是,阿特斯目前在日本市場占據的份額僅次于松下,成為日本第二大戶用品牌。阿特斯在2009年進入日本戶用光伏市場,截至目前已經安裝了超過11萬套戶用光伏系統,并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銷售、設計、安裝服務體系。面對新興市場,阿特斯也非常具有開拓精神,比如我們為新興市場提供交鑰匙工程全套解決方案,實現利潤最大化。”
“堅持全球化、分散化、商業模式多樣化,是為了企業有更多的選擇能力,不被市場投機所左右。”莊巖這樣解讀光伏企業的全球化發展路徑。
“而在接下來中國市場的全面競價中,我們的產品性能不能也不會輸于競爭對手。企業對行業最大的貢獻,就是能夠長遠健康的發展,并且在技術、解決方案和商務模式上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