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象山濱海工業園區的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享員工”胡港海、龔宗娥戴著口罩、佩著紅袖章,正在組裝車間生產流水線上加緊趕工。
胡港海是丹城海城3號餐飲會館的廚師長,龔宗娥是該店服務員。“疫情期間,餐館暫時歇業,我們原本在家‘待業’,看到錦浪科技招募‘共享員工’,便報名前來應聘。”胡港海說,他們餐館有23人成了錦浪科技的“共享員工”。
據悉,錦浪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光伏發電核心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綠色能源解決方案。該公司去年員工有近千人,其中外來員工占七成左右。但今年2月10日復工后,僅100余名外來員工返崗。
一邊是用工緊張,一邊是市場訂單積壓,怎么辦?錦浪科技發布“人才共享”計劃,在東陳鄉發展服務辦助力下,在全縣招募“共享員工”,以解燃眉之急。
從餐飲服務員“變身”為車間工人,一度讓“共享員工”龔宗娥有些發怵:“起初擔心不能勝任,但經過崗前培訓和師傅手把手指導,很快就適應了。”龔宗娥不僅在新崗位上干勁十足,還為“賦閑”的朋友牽線搭橋,介紹他們成為“共享員工”。
據介紹,“共享員工”的五險一金由原單位繳納,錦浪科技則為他們提供基本工資、疫情補貼、大巴接送、日常吃住等待遇。“等到‘共享員工’原單位復工后,我們將尊重他們的去留意愿。”錦浪科技市場總監陸荷峰說,這種模式實現了人力資源“跨企流動”,有效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從而加快企業產能恢復。
截至2月17日,錦浪科技已入職新員工近300名,其中“共享員工”60人左右,加上老員工陸續返崗,目前產能已恢復九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