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陽能發布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公告,公司計劃使用不超過35億元、單筆產品不超過10億元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就在上月底,太陽能近60億元定增落地,將投入到9個光伏發電項目,并使用18億元募資補流。
隨著規模擴張,太陽能債務壓力也大幅攀升。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62.86%,在手
日前,太陽能發布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公告,公司計劃使用不超過35億元、單筆產品不超過10億元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就在上月底,太陽能近60億元定增落地,將投入到9個光伏發電項目,并使用18億元募資補流。
隨著規模擴張,太陽能債務壓力也大幅攀升。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62.86%,在手現金17.36億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近50億元,償債壓力明顯。
記者還注意到,太陽能經營負債大幅攀升。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高達106.9億元,為同期營收7.66倍,應收賬款周轉率降至0.14。
隨著定增落地及國補應收賬款逐步回籠,太陽能的流動性壓力或將緩解。
據悉,太陽能是國內第一家以太陽能發電為主、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為輔的公司。公司專注于太陽能綜合應用,致力于光伏電站、光伏制造兩大主營業務。
2018—2021年,太陽能的運營裝機量分別為3.21GW、3.83GW、4.24GW、4.27GW,光伏發電營收分別為31.09億元、37.21億元、40.56億元、44.49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達到61.72%、74.26%、76.46%、63.41%。
2021年,公司持續推進光伏電站高質量投資建設和收購,截至2021年底,公司運營電站約4.27GW、在建電站約0.7GW、擬建設電站(已取得備案的平價項目)或經簽署預收購協議的電站約1.12GW,合計約6.09GW。
近年來,光伏行業發展迅速,太陽能業績也隨之迅速增長,2015—2021年,公司凈利潤保持增勢,從4.73億元增至11.81億元。
然而,近年來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明顯,光伏補貼結算周期較長,2021年全年,太陽能共計收到電費補貼14.84億元,其中國補13.11億元,期末尚未結算補貼金額97.44億元,較上年增加16.74億元。
受此影響,太陽能今年一季度營業總收入達13.96億元,同比下滑11.5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2.615億元,同比下滑7.76%。
太陽能解釋稱,一季度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原因在于:疫情對物流的影響,太陽能產品出貨量減少;個別電站大區受天氣影響光照幅度在2月間降低,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021年底公司對外轉讓了潞安公司(50兆瓦發電項目)股權。
與此同時,公司應收賬款持續增長。2017—2021年,太陽能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合計分別為46.18億元、63.28億元、71.35億元、85億元、99.43億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太陽能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已經高達106.9億元,而同期,公司營收僅為13.96億元,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金額為營收7.66倍。
應收賬款節節攀升,太陽能的回款能力也在步步下降。2017—2021年,太陽能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295.3天、391.2天、483.6天、530.5天、473.2天,周轉率分別為1.22、0.92、0.74、0.68、0.76。2022年一季度,太陽能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已經高達665天,應收賬款周轉率低至0.14。
不過,8月1日,太陽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截至2021年底,國補應收金額92.94億元。國家發布并撥付補貼后,公司下屬發電項目公司會收到相應通知,無論金額多少,對公司現金回籠都有積極影響。公司上半年也有少部分補貼結算。公司也積極跟蹤政策走向,期望補貼能夠盡早到賬。
作者: 來源: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