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央視《對話》欄目推出專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聚焦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進程,邀請正泰集團、伊利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入探討中國制造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解讀企業發生的本質性變化、產業生態帶來新的重構等高質量轉型發展背后的創新密碼。節目中,正泰集團輪值總裁欒廣富分享了正泰如何深耕數智雙碳,推進電力新能源數實融合、智造升級、全球跨區域協同的最新實踐和前沿思考。
從制造到智造,一字之差改變了什么?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這一字之差改變了什么?作為持續深耕電力新能源領域的正泰而言,“智”造意味著能源轉型的更多可能。欒廣富說,在現在從碳基時代到硅基時代轉變的過程中,能源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電的生產關系也發生了重大改變,智能制造讓光伏新能源發展有了更多可能。在電力領域,智能制造讓電力設備更加智能、安全、可靠,從而讓電網和用戶用電更智能、更安全。對于光伏新能源而言,智造讓光伏組件的生產能效提高,讓電站建設運維等更加便捷,這些變化都加速了能源轉型的步伐。
當前,人工智能AI、云平臺等新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已經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對話》節目中,主持人展示了一個身處數字空間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并特別標注“五覺”,以體現智能化對傳統制造的深刻改變。對此,欒廣富深有體會,他舉例說,在正泰新能光伏組件制造過程中,通過應用智慧“眼睛”——人工智能AI檢測,能自動識別判定光伏電池EL瑕疵,形成瑕疵自動全檢的智能化質檢生態模式。AI上線后,顯著提升了光伏板檢測的質量、水平和效率,人力成本下降50%、檢驗速度提高200%。
作為數字化轉型的行業前沿探索者,正泰對智能制造的升級不止于此。當前,正泰著力推動工廠向數字制造、智能制造轉型,打造“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的不斷開發、推廣和數字賦能,在杭州、海寧、鹽城等地以及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埃及等國家布局智能制造,逐步提升跨區域網絡化協同制造能力。“智造讓企業數字化轉型走向快速發展,讓我們構筑了全產業跨區域協同的全球智造體系,具備國際化生產、經營等競爭能力。”欒廣富說。
龍頭企業示范,如何推動供應鏈數智化轉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節目中,主持人拋出一個話題,雖然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的大勢所趨,但還只是處在一個初級階段,供應鏈上下游很多中小微企業主體產業如何跟上龍頭企業的步伐,也是真正實現中國“智造”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作為電力新能源行業的龍頭企業,正泰與上下游數千家企業攜手打造供應鏈命運共同體,在帶動供應鏈伙伴共同實現智造升級方面,已經有了多年的實踐探索。
依托在小型斷路器和光伏組件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的技術積累,正泰組建了智能制造裝備有限公司,為行業和產業集群提供非標自動化設備研發、制造與技術支持等服務,帶動供應商600余臺套設備數字化改造,開展46項產業鏈配套關鍵技術和材料的創新攻關,引領產業鏈400多家核心供應商協同發展。
同時,正泰也在積極推進打造智能電氣產業大腦,賦能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通過產業大腦,參與企業能夠實時查看工廠生產、設備、質量等運行情況,自動生成管理、質量、物流等智能化數據分析。目前產業大腦已經為全國數千家電氣全產業鏈配套企業提供產品設計、供應鏈采購、運維管理等一站式個性服務,不斷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鏈接可持續未來:企業“智”造如何助力中國“智”造?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并加速向制造業全鏈條、全流程滲透融合,世界各國紛紛將智能制造作為突破點,搶抓未來競爭主導權。未來,中國智造將走向何方?如何讓更多的中國制造企業參與進來?中國智造將帶給中國經濟怎樣的助力和動能?智造升級在不同行業的探索中將演繹怎樣的生動故事?節目中,關于智造未來的話題,為推動新型工業化、激發新動能,以智能制造助力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時代思考。
正泰深耕智能制造多年,“智造”讓企業從傳統制造業向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延伸,不僅帶動了就業的轉移,也為未來能源發展增添了更多的動能。例如,正泰安能從事的戶用光伏業務,通過能源數字化運營管理,服務超過100萬戶家庭,讓千千萬萬的普通用戶從僅僅是電力的消費者變成了既是綠色電力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同時也為農村創造了16萬余個就業崗位,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動能,為碳中和目標增添了新助力。
欒廣富表示,數字經濟和綠色能源是中國經濟再次騰飛兩個非常重要的抓手,對企業來說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各行各業未來都將面臨智能制造能力的再造,這里面也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正泰作為電力新能源行業的龍頭企業,將在推進能源行業智能制造迭代升級過程中更好發揮好行業擔當、社會擔當、可持續發展擔當,這也是此次《對話》探討的意義所在,讓我們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過程中,看見未來,預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