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不斷,危機似乎也在蔓延。在這樣的時刻,企業自身如何看待?近日,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接受記者專訪。
光伏產業似乎過早地進入到供過于求的階段,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當技術開始成熟,產業鏈開始形成規模,行業中開始有人賺錢了,各方投資于是紛紛進入,這也算是產業發展的一個慣常現象。尤其在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時,大家一窩蜂地投注到了光伏,這使得前兩年該行業過度拼擴建、拼產能,拼資本,當需求沒有與供求同比率增長時,就出現了階段性的供過于求。而讓這個行業雪上加霜的是,歐洲危機愈演愈烈,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衰退加劇,加上各國政府換屆引起新能源政策的不連貫和不穩定,都是導致目前堪憂形式的原因。光伏作為看天吃飯的行業,它的難預測性和不穩定性讓制造業企業更是挑戰巨大。
根據您的觀點,光伏產業將會在何時有所好轉?
從去年下半年起,行業前輩們都在預估這個轉折的時間點在何時,可又一再地推延這個點。這說明產業還將面臨相當一段時間的考驗。這段灼熱期,考驗著每一個光伏企業的決策人和企業本身的素質,只有體質過硬、彈性夠大、財務夠穩健的公司才能順利過關。
光伏產業將面臨整合,晶科對此如何看待?
產業整合,優勝劣汰是自然規律,而這種洗牌和整合目前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而且,這種整合是必須的,是任何產業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經歷的過渡時期,對于年輕的光伏產業也不例外。但危者機也,在目前行業悲觀的情緒中,希望與機會其實也在悄然孕育。
光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階段?作為2011年發展速度最快的光伏企業,晶科有何經驗與業內分享?
中國光伏產業大概經歷這么幾個階段:2001-2006年起步期,2007-2008年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的成長減緩期,2009-2010處飛速爆發期,2011年至今的整合期。
晶科的發展就是產業鏈自上而下擴展的階段,從早期的硅片生產,到電池,到組件,到系統開發,它的成長脈絡非常清晰,策略定位也很明確,一步一步,雖然也步步驚心,但踩準步伐。避免盲目投資和盲目擴張是我們時時警戒自己的,無論是在景氣好或不好,因為我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光伏行業是個資本密集型行業,每一個策略決定都必須謹慎再謹慎,成長的腳步一定要放緩,且扎實了。
對于下半年的光伏產業發展,晶科有著什么樣的看法?
在下半年,我們認為,行業政策層面進一步壓制板塊的因素已經逐漸消除。而由于內部利益所導致的意大利、德國補貼下調的推遲,以及預期之內的新興市場啟動,再加上中國政策的給力,下半年行情將會較上半年略有上升。基于全球對太陽能光伏行業扶持政策機制跟進的假設前提(即政策驅動方案),EPIA預測: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為2010年的2.64倍,2011-2015年全球新增裝機量復合增長率達到21.43%。從長遠來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發展前景仍較為樂觀。
能否預測一下,光伏產業何時能夠實現真正意義的平價上網?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光照條件好,傳統電價高的地區已經實現了平價上網。全球范圍內的平價上網,我們預估會最晚發生在2015年。
記者點評:
我們看到晶科在回顧來路時引用了“步步驚心”一詞,但他們依然踩準步伐在走。對于“寒冬”光伏,晶科人是以一顆平常心在看待,所以他們更能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