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kei報道稱Sharp的太陽能電池 業務在2009財年獲得運營利潤33億日元,而2008財年虧損161億日元。日本太陽能電池銷售額翻了2。3倍,主要受屋頂電池市場拉動,該領域占Sharp總銷售的43%,一年前占25%。受新激勵因素的影響,2009年本土家用太陽能系統市場增長110%。
經過數年謹慎擴張之后,Sharp在2009年產量達到792MW,同比增長90%。2010財年Sharp稱預計太陽能電池銷售額達到2500億日元,同比增長19。8%,產量達1200MW,同比增長50%。
Kyocera的太陽能電池業務在2009財年獲利100億日元,銷售額增長23。7%,主要由于海外市場增長,尤其是歐洲和美國,運營利潤同比增長54。3%。本土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50%,2008財年僅占30%。
作為增加太陽能電池年產能新計劃的一部分,Kyocera目前已經完成了在Yasu的一座新工廠的建設,該工廠可在2012財年前將產能提高150%。除該工廠之外,公司目前還在ShigaYohkaichi擁有工廠。新的目標是在2013年3月前將年產能增至1GW,是2010年400MW的2。5倍。
SanyoElectric在2009財年太陽能電池銷售額增長25%,其中本土銷售額上升至50%!氨就列枨笤鲩L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的產量已經無法跟上了!惫靖呒壐笨偛肒oichiMaeda說道。
SanyoElectric主要由Panasonic控股,公司宣布了在未來三年計劃投資1700億日元(約合18億美元)在可充電電池和太陽能業務上。Sanyo目標在2011年3月前實現轉換效率為21%的HIT太陽能電池的大規模量產。公司還計劃在2013年初在Panasonic的面板工廠里生產太陽能電池。
Sanyo、Kyocera、Sharp和Mitsubishi將在本土市場遭遇新的競爭對手,如SunPower已經和Toshiba簽署了戰略供應協議。SunPower模組將為Toshiba在日本供應新的住宅太陽能奠定基礎。
薄膜電池 在日本的發展
Sharp在最初160MW產能的基礎上,開始在Sakai的1GW非晶薄膜電池工廠內量產。根據公司介紹,新工廠將是未來Sharp在全球范圍內薄膜電池工廠的模板。Sakai工廠使用大尺寸玻璃襯底(1000×1400mm)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模組,硅消耗量僅為晶硅電池的1%,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簡化了制造過程。
KonicaMinolta和有機光伏 公司KonarkaTechnologies簽署了廣泛的研發合作和戰略投資協議。該協議要求Konica向Konarka投資2000萬美元,雙方在4月啟動在有機薄膜電池上的全方位合作。雙方將協調各自在材料、光學和涂層技術上的能力,目標是提升有機薄膜電池的轉換效率、延長壽命、降低制造成本,實現下一代光伏電池的大規模量產。
Konarka采用卷到卷工藝簡化制造提升過程,較前幾代太陽能電池資金和勞動力成本大大降低。一旦合作成果完成,雙方希望在日本建立合資公司來生產有機光伏面板,KonicaMinolta將成為Konarka主要的亞洲業務合作伙伴。
薄膜電池制造商ShowaShellSolar將公司名字改為SolarFrontier,公司擴張計劃的目標為每年向全球客戶提供1GW的銅銦硒(CIS)模組。目前公司在日本擁有兩個工廠,名義產能為100MW,2011年第三家工廠將在Miyazaki開始運行。該工廠將使SolarFrontier的總產能達到1GW。
日本其他薄膜電池動態還包括,MitsubishiElectric宣布可吸收多數太陽光譜的三結薄膜硅電池結構在實驗室實現了14。8%的轉換效率。電池尺寸為5×5mm,第一層吸收短波,第三層吸收長波。MitsubishiElectric希望進一步開展研發,通過改善電池結構、材料、工藝等因素來提高光伏轉換效率,以開發先進的光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