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量的新建筑在建造過程中結合上科學技術,以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然而,比之埃及開羅即將竣工的門之宅(Gate Residence)卻很少有建筑能望其項背。這座綜合大樓將設有捕風裝置、地熱制冷、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熱水器管和風力渦輪機。 作為門
目前大量的新建筑在建造過程中結合上科學技術,以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然而,比之埃及開羅即將竣工的門之宅(Gate Residence)卻很少有建筑能望其項背。這座綜合大樓將設有捕風裝置、地熱制冷、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熱水器管和風力渦輪機。
作為門之宅的設計者,文森特樂嘉利寶建筑事務所(VCA)投入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來關注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該機構“蜻蜓大樓”概念設計為紐約市的提出了一種“垂直農場”理念,同時中國臺北亞太會館“自足大樓”也正在建設當中。門之宅使用了許多與蜻蜓大樓、亞太會館相同的科技,但更勝一籌。
門之宅是一座多用途綜合建筑,具有商業、零售用途和住宅空間。它共有1000間、共九個級別的公寓。 VCA解釋道,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們對綠色可持續建筑的意識。據說大樓在設計時考慮了各種生物氣候規則,包括太陽活動周期、盛行風的方向以及特有植物物種。VCA還表示,該項目同時結合了被動式節能原則與可再生能源技術,以此來減少50%的能源消耗。
其中所含“捕風裝置”技術,不應與同時應用的風力渦輪機混淆。該捕風裝置的作用,是引導外部氣流進入建筑物的被動式冷卻系統。該建筑還能以另一種被動方式調節室溫,即利用其周圍自然環境。空氣在進入冷卻系統之前,先流經埋在地下的管道,這有助于讓房子冬暖夏涼。
家用水在某種程度是利用太陽能加熱的。水被收集在位于屋頂上的玻璃金屬管中,管件暴露在陽光下,這有助于升高水溫。屋頂和建筑其他部分之上也安裝有光伏板。這些光伏板可以用于發電,供給大樓使用。另外,垂直軸風力渦輪機也會被用來發電。
除了琳瑯滿目的節能和發電技術,門之宅將設有天臺花園來種植新鮮的農產品,這也會作為一處鍛煉場所,把居民聚集在一起。于此同時,綠色的墻壁有助于保持建筑物下的內部溫度,同時作為一處景致。居民將有各種家庭自動化選擇,讓能源使用降到最低。照明、溫度和通風都將會是可控制的。
門之宅的建設工程于明年三月份開始,2019年竣工。
作者: 來源:綠色未來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