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創建80周年大會上宣布,將制定首份國家研究戰略。圖片來源:《自然》雜志官網
今日視點
據英國《自然》雜志官網2月11日報道,法國政府宣布,將于2021年開始實施首份國家研究戰略。盡管細節仍未敲定,但法國政府表示,該戰略旨在為各級科學家尤其是年輕科學家提供穩定的資金資助和更好的職業前景,以幫助法國在全球科研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大背景下脫穎而出,是“確保法國仍是科學強國”的重要機會。
此舉受到法國主要研究機構負責人的熱烈歡迎。不過,也有科學家持謹慎樂觀態度。他們認為,對于法國研究來說,增加新投資至關重要。
首份國家研究戰略呼之欲出
2月1日,在慶祝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歐洲目前最大的基礎研究機構)成立80周年大會上,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首次宣布,法國將制定首份長期國家研究戰略。
菲利普認為,該戰略將削減官僚作風,為科學家(尤其是年輕科學家)提供更多資金和資源,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規劃未來并騰出更多時間開展研究,從而幫助法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科研中脫穎而出。
目前,已有包括CNRS在內的14家法國公共研究機構掌門人發表聯合聲明,對此舉表示熱烈歡迎。這些負責人表示,在國際研究競爭——尤其是來自亞洲的競爭從未如此強烈的時代大背景下,最新戰略將是“確保法國仍然是一個科學強國”的重要機會。
去年7月,一項法國議會實況調查任務,為這份國家研究戰略提供了理論支持。科學家、研究負責人和議會成員目前正就該戰略提供咨詢,其將以一項國防戰略為藍本,各個工作組將對法國的研究資金、人力資源等的現狀進行認真分析,以改善年輕科學家的科學職業前景以及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聯系,從而促進創新。
有望增加研究預算資金
長期以來,法國科學家一直抱怨,他們的研究預算隨政治形勢的波動而波動,這也是該戰略旨在解決的一個問題。
該戰略可能會寫入政府擬于2021年通過的一項法律中。法國高等教育與研究部部長的一名顧問在2月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計劃的細節仍是未知數,但目前已知的情況是,這一戰略將至少歷時3年,并且可能會與歐盟的下一項主要研究資助計劃——“歐洲地平線2021—27”項目重合。
菲利普并沒有特別提到該戰略是否會為科學研究提供新資金,但這名顧問聲稱,研究預算的增加是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的目標是將法國的公共和私人研究支出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而過去4年,這一比例為2.2%。
該顧問表示,這份戰略反映了政府對科學的投入和承諾,“以前的政府都曾表示,科學研究是國家的優先發展戰略,但沒有一個人采取行動。這一次,政府終于真正行動起來了。”
各方反應不同
對于這項新戰略,法國研究界的反應并不相同。
巴黎笛卡爾大學校長、分子生物學家費雷德利克·達代爾說:“對于這一戰略,我非常樂觀,也非常歡迎,我特別期待能早日看到這份戰略的具體細節,特別是有關預算的規模以及雇傭年輕科學家的政策等。”
他補充說,因為該長期戰略可能會在2022年總統大選之前實施,所以,無論誰獲勝,研究政策和資金的穩定性都應該可以得到保證。
但有些人則更為謹慎。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交易聯盟(SNCS)秘書長帕特里克·蒙福特說:“我們一直希望能夠實施一項持續時間超過15年的研究支出計劃,希望10年內研究支出每年能增加10億歐元,而新戰略并未明確指出會增加研究預算。”
蒙福特也擔憂地表示,此外,“黃背心”運動(2018年末每周在法國舉行的示威活動)促使政府不得不減稅,以安撫抗議者,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可能導致今年晚些時候有些研究的預算被凍結。
他進一步指出:“我認為,國家研究戰略也可能會采取一種新的集中式的機制,或許不會有更多現金提供給實驗室,無法為各級科學家(不僅僅是年輕科學家)提供更好的薪酬和工作條件,總而言之,可能并不會比現在更好。”
由一群從事高等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人士組成的RogueESR組織則表示,希望政府能宣布更多信息,而且,在該戰略的細節制定之前,情況可能“一切照舊”。RogueESR目前正在組織一場活動,抗議CNRS每年僅雇用250名而非300名永久雇員,他們起草的一份請愿書業已收集到約1.2萬個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