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price網近日報道 未來,人們會牢記2021年,因為這一年世界各國領導人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今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宣布人類活動的確對氣候變化造成影響,并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美國認為今年是對人類發出的“紅色警告”,COP26氣候峰會也被稱為中止地球發生災難性氣候變化的決勝之機。清潔能源的需求增速高于往常,
oilprice網近日報道 未來,人們會牢記2021年,因為這一年世界各國領導人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今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宣布人類活動的確對氣候變化造成影響,并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美國認為今年是對人類發出的“紅色警告”,COP26氣候峰會也被稱為中止地球發生災難性氣候變化的決勝之機。
清潔能源的需求增速高于往常,并且能夠用于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這是至關重要且刻不容緩的。羅馬并非一日建成。彭博社市場刊于今年早些時候報道稱,盡管“石油峰值論”已得到證實,但是預計未來世界將燃燒數千億桶石油。
另外,近來歐洲和亞洲出現能源危機,世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遠未結束。每當供應短缺或能源安全受到威脅時,世界就會再次使用煤炭,氣候變化的承諾就會落空。而且,隨著世界脫碳進程繼續進行,清潔能源的轉型將是一個坎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更多的能源短缺。
上個月油價網表示,全球努力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又要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只有達到兩者的高度平衡才能實現凈零目標。盡管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等綠色可替代能源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且與化石燃料相比具有成本競爭力,但這些技術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干旱對水電的威脅越來越大,太陽能和風能的變化無常,給平衡供需和保持穩定的電力進入電網帶來了挑戰。
許多創造性思維都致力于解決可變性問題——從未來主義和看似簡單的能源存儲選擇到“反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從晝夜溫度差帶中獲取能量)。現在,一項新發明希望通過將太陽能電池板發射到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軌道上來避免夜幕降臨的問題。
CNET最近的一份報告宣稱:“從理論上講,如果將一束太陽能電池板發射到軌道上,就算是大霧天和最黑暗的夜晚,它們也會吸收太陽能,儲存巨大的能量。如果這些能量以無線無線方式傳輸到地球,我們地球就可以全天候吸收可再生清潔能源。”
雖然成熟的技術是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的最大保障,但是人類未來面臨巨大挑戰時也需要一些打破常規的思考。那些長期以來只存在于科學家和夢想家頭腦中,并在未來幾年進行一些研究和開發投資的技術,太空太陽能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正在研究如何讓太空太陽能得到實際利用。這些電池板輕便、緊湊、可折疊,能夠大量發射以形成一種軌道太陽能礦。然后,這些能量將通過微波傳回地球。“射頻能量將被傳送到地球上,這讓人想起沙漠中的太陽能場,” 科技資訊網詳細報道了這一點。“只不過這些區域將包含帶有天線的接收器,以收集到可用的能量,而不是普通的太陽能電池板。”
與科學相比,這項技術仍然更像是科幻小說但它正日益接近于成為現實。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像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科學家們這樣的夢想可能難以實現。
作者:任安琪 來源:能源輿情
責任編輯:jianping